日前,重庆大学教授、重庆市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仲元昌来到重庆七中(重庆大学附中),为七中教共体的同学们带来航天科技与空间太阳能电站科普讲座。作为国家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团队核心专家、空间太阳能电站基地负责人,仲教授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前沿的科研视野,带领大家揽星河之秘,探空间“电”梦。
讲座伊始,仲教授从建设空间太阳能电站的意义开始向同学们普及太阳能转化电能的科学知识,让同学们感受到太阳能与地球密不可分的关系。在积极的互动中,同学们了解到除核能外,地球上的能源几乎都来自太阳。
仲教授还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什么是空间太阳能电站”“为什么要建空间太阳能电站”“怎么建空间太阳能电站”,涵盖航天科技多方面内容,重点分享我国在空间太阳能电站领域研究成果。
仲教授通过视频向同学们展示重庆大学空间太阳能有关研究与成果,详细介绍了位于璧山的空间太阳能电站实验基地——这也是我国首个空间太阳能电站实验基地。
在交流互动环节中气氛热烈,同学们踊跃提问。同学问到,“空间太阳能电站建立完成后,对我们的生活会有什么影响呢?”仲教授微微一笑,解释说:“空间太阳能电站实现后,将对农业、军事、航天发展等多方面有重大影响,现在目前还处在地面试验阶段,同学们有机会可以去到璧山基地参观。”
另外,还有同学提出“月球的状况并不适合人类生存,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建立能否帮助我们解决部分难题?”“视频中璧山基地的气球实验是如何做到的?”等问题,仲教授都耐心地为同学们解答疑惑。
“路漫漫其修远兮”,空间太阳能电站的探索之路虽充满艰辛,但仲教授的讲座已为东川学子点燃希望之火。未来,重庆七中(重庆大学附中)教共体将继续搭建科学家与青年学子的对话平台,邀请多位科技专家学者进校园与师生深度对话,让科技报国的火种在东川校园蓬勃生长,助力青少年学子向着星辰大海的征途勇敢启航。
(图文/重庆七中(重庆大学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