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庆教育 > 中小学 >

重庆市育才中学举办2025育才读书节成果展示暨重庆市青少年作家协会基地校、校级文学院授牌仪式

来源: | 作者: | 时间: 2025-05-19 | 责编: 常晓姣

当文字遇见少年,当经典碰撞青春,一场关于阅读的诗意盛宴在育才中学的夜晚悄然绽放。5月13日,2025育才读书节“春来复‘书’·万物生长”阅读生态构建计划成果展示暨重庆市青少年作家协会基地校、校级文学院授牌仪式在重庆育才中学圆满落幕。这里不仅有书页翻动的声音,更有思想的破土、情感的共振与文化的传承。

育才读书节作为学校学生经典活动“四大节”之一,自2010年创办以来始终主动探索改进活动模式,近年来更是作为九龙坡区全民阅读“校园读书季”系列活动重点项目进行推广。当晚,活动在育才学子读书推荐视频与往届读书节回顾视频的暖场中拉开帷幕。

重庆市青少年作家协会万礼修副主席在致辞中高度评价育才中学在文学教育领域的探索与实践,并寄语基地校与青少年文学院成为青少年文学成长的摇篮,为重庆文学事业注入新生力量。

副校长贺薛毅致辞中强调了阅读生态构建对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意义,并勉励师生以书为友、以文为魂,在经典中汲取智慧,在传承中照亮青春。

一纸文书,承载万千期许;一方牌匾,镌刻文学使命。重庆市青少年作家协会副主席、教学指导团主任万礼修副主席与副校长,共同为育才中学成立“重庆市青少年作家协会基地校““青少年文学院校级分院”正式揭牌。

随后,重庆市青少年作家协会副秘书长邓晓娟、育才中学体艺卫中心主任邹娟、学生发展中心主任赵彦鹏为12位青少年文学院学员代表颁发证书,鼓励他们以笔为舟、以梦为帆,驶向文学的星辰大海。

本次读书节的核心活动——“春来复‘书’·万物生长”阅读生态构建计划成果展示,以五大主题(成长裂变、自然密语、情感共振、社会镜像、哲思之光)为脉络,让少年们从经典中汲取养分,以当代视角续写永恒。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的智慧在少年们的朗诵中焕发新生。初2027届3班学生以《“育”见成长,才能追光》为题,用诗句诉说破茧的勇气与追光的执着。舞台灯光与文字交织,让观众感受到成长的阵痛与蜕变的璀璨。

一支《茉莉花》,育才中学学生艺术团舞蹈团的舞者们,以柔美的身姿诠释“茉莉花开香满枝”的意境,将诗词中的东方美学融入现代舞蹈。这一刻,文学与艺术浑然一体,无声胜有声。

“早预算新年中必可接到你的信,我们都当做等待什么礼物一般的等着……”当《傅雷家书》的字句被邓俊老师与邓宇桐同学轻声读出,现场陷入一片静默。家书中的舐犊之情,跨越时空击中人心。

来自初2026届4班的邓宇桐同学,是育才中学艺术团女子合唱团的成员。去年曾代表育才中学参加了“第五届意大利佛罗伦萨国际合唱节”,荣获了青少年与大学生合唱组冠军。在接下来的采访环节中,她坦言:“在异国他乡唱响中国民歌时,我真正理解了傅聪的骄傲——文化自信源于对根的深情。”

邓俊老师也在采访中表示,傅雷在家书中以平等姿态引导傅聪,这与陶行知“爱满天下”的教育理念相通。作为一名父亲,更作为一名师者,他也都在不断学习并践行尊重孩子的个性与理想。

鲁迅说:“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高一学生以课本剧《雷雨》演绎封建家庭的压抑与人性的挣扎。舞台上雷声轰鸣,角色在命运漩涡中呐喊,观众席间叹息与掌声交织。戏剧让学生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在角色代入中理解道德抉择,培养社会责任感与批判思维。

“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过。”苏格拉底的哲思在少年们的演讲中迸发火花。高中学子以《阅读,照见哲思之光》为题,结合经典阅读,探讨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一句“阅读让我在信息洪流中保持清醒”,道出了新时代青少年的理性与坚守。

育才学子用文字丈量时光,用思想叩击时代。五大主题的续写,是文明的接力,更是德育的深耕。

当春风吹开书页,听见万物生长的声音——那是经典的回响,是少年的心跳,是育才沃野上生生不息的文脉。年年春来复“书”,岁岁新芽破土!阅读,是一场永不落幕的春日。

(图文/重庆市育才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