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七中(重大附中)教共体依托重庆市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组织重庆七中实验中学校、重庆七中新丝路中学、新丝路小学的师生及家长代表共同参与,开展多样化思政教育活动,引领青年学生厚植家国情怀,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当舞台大幕徐徐拉开,一场跨越时空的青春对话正式上演。话剧《“无我”守青春》以军校学员丁王英探访歌乐山烈士墓为叙事线索,通过五个震撼心灵的革命故事,全景式展现了红岩英烈的精神图谱。来自三校的师生及家长代表共同沉浸于演员们极具张力的表演中,在“忠诚、信仰、牺牲”的精神洗礼中接受心灵淬炼。
话剧以艺术化的戏剧冲突和情感张力,还原历史真实的同时,更深入挖掘英雄的内心世界。当三校师生及家长代表眼含热泪却目光如炬地离开剧场时,我们深知,红色种子已在跨学段、跨年龄的参与者心中生根发芽。
在抗战文化遗址,三校师生及家长代表共同触摸历史的年轮。斑驳墙面上的弹痕,无声诉说着敌机轰炸的惨烈;古朴办公楼里,仿佛回荡着战时将领的运筹之声;幽深防空洞通道,重现了军民同仇敌忾的坚韧场景。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述,让参与者穿越时空,置身于“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悲壮历史中,深切体会到“爱国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具体的选择与坚守”。遗址中的每一处细节,都在诉说着全民抗战的磅礴力量,引导不同学段的学生在缅怀先烈中坚定青春担当,也让家长在陪伴中重温初心、传递信仰。
本次活动创新采用“实地参观 +艺术感染 +互动分享”模式,实现四大育人突破。跨校协同:三校师生及家长代表共参与,构建小学初中一体化思政教育链;双育融合:国防教育与爱国主义深度交融,推动家国情怀从理论到实践;史魂共振:历史传承与青春担当同频共振,促进红色基因在青少年群体深植内心;载体润心:以鲜活文化载体浸润心灵,实现红色文化从“感知”到“认同”跃升,形成家校社协同的红色教育生态圈。
未来,重庆七中教共体将继续深耕大思政活动课程,以红岩精神为底色,凝聚育人合力,培育更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新人。
(文图/重庆七中(重庆大学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