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庆教育 > 特别推荐 >

重庆鲁能巴蜀中学举办第十三届学术年会

来源: | 作者: | 时间: 2025-05-19 | 责编: 常晓姣

近日,重庆鲁能巴蜀中学举办以“学为中心·以美育人·智领未来”为主题的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聚焦学科育美、教育数字化背景下中学教学方式的变革、以及“学为中心”理念在教学教研全过程的落实,深刻回应国家教育政策方针,积极探索教育创新发展的未来。

2025年5月14日,重庆鲁能巴蜀中学第十三届学术年会开幕式在学校礼堂隆重举行。出席本次会议的嘉宾有来自重庆市江北区教师进修学院、重庆八中宏帆中学校、重庆市第十八中学校、重庆市江北区江北嘴实验学校、重庆市诚善中学校、重庆市望江中学校、重庆市江北区寸滩实验学校、重庆市江北区东风实验学校等兄弟学校的领导和同仁。

学校特邀江北区教师进修学院李大圣书记为大会致辞,李书记首先向本次年会的召开致以热烈祝贺,并向躬耕一线的江北区全体教育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随后指出,本次学术年会为全体教师提供了一个思维碰撞、经验交流的平台,相信通过大家持续的、专业的、共同的努力,定能推动江北区教育事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台阶。期待鲁巴继续发挥“头雁效应”,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教育数字化改革等领域勇攀高峰、再创新绩!

随后北京师范大学武法提教授,江北区教师进修学院李大圣书记,江北区教师进修学院张晓权院长,鲁能巴蜀中学党委书记张勇,党委副书记、校长李兵共同上台为本次学术年会启幕。

武法提,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智能学习系统实验室主任,数字学习与教育公共服务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首都教育高质量发展政策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特聘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原院长(2014-2024)。武法提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是智能学习系统设计与开发、教育大数据及学习分析、智慧学习环境设计理论,在研究中始终坚持“将教育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强调“从教育技术的视角分析教育问题,用教育技术的方法解决教育问题”。著有《学习分析技术》《网络学习环境设计》《目标导向的网络课程设计》等著作十余部,在核心期刊及国际会议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十余项国家级及省部级研究课题。

人工智能的发展一日千里,正在重塑千行百业,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成为推动教育转型与革新的重要力量。

在本次大会中,学校邀请到北京师范大学武法提教授带来专题讲座——《AI时代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创新》。武法提教授分别从AI时代的教育理念、GAI创新教学的四种模式、在GAI应用中实现价值对齐这三方面进行深入阐释,让大家明晰了AI时代的教育形态、育人目标、教师角色、学习方式及教学方式,以及如何在教育教学中促进学生深度理解知识、批判性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发展及学生认知深化。

在实践分享环节,教师们于思想碰撞间共绘“学为中心·以美育人·智领未来”的生动图景。仿若穿越时光隧道,倾听教育者们心中那份“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执着信念。高中英语教研室主任邓维以《聚力卓越光耀未来》为题进行主题分享。从团队建设、教研机制、教师发展、学科育人四个维度系统介绍了英语教研室建设,以培养具备国际视野、专业素养与创新精神的英语教师为使命,通过构建科学完善的教研生态体系,全面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助力学生语言能力与素养的协同发展。

初中数学教研室主任周容聚焦教研室的建设及发展,进行题为《靶向聚焦汇能同辉》的主题分享。分别从教研室建设目标、教师培养策略、教研组核心任务、职能联合发展四个板块详细讲解了如何建设一支具备高水平教研能力和创新教学实践能力的队伍,以实现教学质量持续提升。

初中英语教研室主任张晓天以《精研笃行助校远航》为题进行主题分享。张晓天主任从团队、团队合作、合理出成效三个方面讲述了初中英语教研室的建设与发展,并讲到“我们是一个团队,一支队伍;我们团结合作,相互学习,相互支持”。英语教研室将一直团结一心、努力拼搏、大放异彩、为校争光!

种子的理想,必然在田野实践里实现。学术年会不仅是一次教育思想的碰撞与交融,更是一次教育实践的探索与突破。随着大会的启幕,各教研室也将围绕“学为中心·以美育人·智领未来”开展专家讲座、课例分享与点评、互动交流等多形式的研讨和实践活动,通过深入挖掘教育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推动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让每一个梦想都能够绽放绚烂的光彩。

(图文/重庆鲁能巴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