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庆教育 > 特别推荐 >

重庆市第一实验中学校到重庆科学城巴福中学校开展联合教研活动

来源: | 作者: | 时间: 2025-05-16 | 责编: 常晓姣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掬一束光阴,抚过心间,唯教研的芳华,沉香流年。5月15日下午,在重庆市第一实验中学校校长助理屈行的带领下,该校八年级数学组和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研组来到重庆科学城巴福中学校开展联合教研活动。

       “教,然后知不足;研,然后知其味。”本次活动以“示范领航、共研共进”为主题,既搭建骨干教师的风采舞台,亦筑就全体教师的成长阶梯。

重庆市第一实验中学校田学彦老师执教《平均数》一课。田老师从情境导入、类比教学、作业创新,达成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的素养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合作能力。本堂课中,田老师还巧妙融入思政元素,适时强调严谨的科学态度,鼓励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努力使同学们对数学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从人生的不等式欣赏数学之美。

重庆市第一实验中学校周弦老师执教《法不可违》一课。周老师精心的设计,巧妙的引导,多样性的活动,生动诠释了课程铸魂育人的理念。法律的“距离感”在活跃的思辨中悄然消解。周弦老师结合生活实际,提出“网络不是法律真空”这一话题,结合“网络安全”进行引导,巧妙呼应工匠精神的核心要义——不仅需要千万次锤炼的“守正”,更需精益创新的“突破”,搭建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价值观对话的桥梁。

高山仰止,方知才疏,三人同行,觉左右为师。课后,老师们围绕素养导向的教学设计进行了分组研讨活动。

大家认为,数学教学应聚焦“思维的提升、素养的孵化、数学情怀”三大理念,通过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并组织好分层教学与个性化作业设计,以成就感驱动学习动力。数学史案例对文化底蕴的增强,生活情境的创设,莫不体现着数学课堂的思政元素。

思政教学巧妙的题型设计,将零散信息串联为结构化内容,帮助学生自主构建文章框架。而以“多样化任务”为核心策略,分层化、阶梯化的活动设计,则系统性地提升了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独行快,众行远。重庆科学城巴福中学校将继续在重庆市第一实验中学校的引领下,立根破岩,心向参天,凝心聚力、砥砺前行。

教学路漫漫,研途皆风景。本次联合教研是一次灵魂的唤醒,也是一次诗意的修行,愿我们于唤醒中迈步,在诗意中同行,抱团成长,共研共学,齐步前进。

(图文/重庆科学城巴福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