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讲好制度故事、民主故事、人大故事,积极响应北碚区人大“行走的思政课”品牌建设,以代表之力助力建立“家—校—社”共育机制,深化人大代表与青少年群体的联系,搭建人大代表与学生对话平台,畅通校园诉求表达渠道,进一步激活青少年红色基因,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融合。2025年5月14日下午,歇马街道人大工委组织歇马代表组的区人大代表及部分议事代表“行走的思政课”走进重庆市北碚区晏阳初中学。活动以“寻根•探新•深融•聚力”为主线,通过调研参观、民主讲堂、实践互动等形式,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激活青少年红色基因,助力“家—校—社”共育机制建设。
首先,人大代表集体调研晏阳初纪念馆,听取晏阳初中学学生解说员讲述晏阳初先生的故事和平民教育思想,深入了解平民教育思想相关历史、内容及现实意义,感悟“教育为民、民主为基”的精神内核,为后续活动奠定思想基础。
代表团随即开启校园民主实践考察:代表们逐一实地走访晏阳初中学社团活动场地,在泥塑基地深入了解学校泥塑课程的发展历程和泥塑“五育并举”融合育人体系。同时,当天泥塑社团的制作主题是民主,在泥塑社团,代表们惊喜地发现学生们正用陶土精心打造着一个个投票箱。人大代表举起学生们制作的“投票箱”,展开了一场关于“民主”的对话。学生们完成作品后感叹:“以前觉得投票箱只是工具,现在明白它的背后还有制度设计的匠心和承载着满满的民意,原来民主也有温度和形状。”代表们对学校美育工作所取得的成果给与高度的赞赏。
在学校晏阳初塑像广场了解学校历史、文化、学校基本情况等。代表们为学校对乡村孩子所展现的教育情怀深受感动。
接着参观了学校中草药园和劳动实践基地(种植园),了解学校对传承中医这项中华优秀文化、扎根乡土创新劳动教育模式方面的特色实践。正如同学所说:"通过农耕实践,我们不仅掌握了劳动技能,更体会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深刻含义。"
随后,代表们深入感受了乒乓球社、田径社、篮球社、烘焙社、棋艺社、科技社、器乐社、剪纸社等丰富多彩的特色社团课堂。
观看了学校国防教育示范校基地、调研学生”四自会“及其自主管理的民主实践案例,自治章程、活动策划流程等,挖掘校园民主生动样本。
在学校晏阳初陈列馆,由重庆英才、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茂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游先慧代表开展以"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青春诠释"为主题的《民主大讲堂》行走的思政课。游先慧代表亮针对学生的问题和疑惑,亮出了四件履职“法宝”:人大代表证、记录着民意的笔记本、画满修改符号的草稿本、翻卷边的《代表法》,用道具教学讲述民主实践的具象形态,一一为学生们解答心中的困惑。
“同学们,民主并非宏大叙事,而是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就像你们参与班委选举、为班级管理建言、关注社会热点并理性表达,都是民主精神的体现。”游先慧代表说道。代表的这番话立即引发热烈讨论,学生们争先用校园事例论证“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微投射。
大讲堂结束后,游先慧代表向在场的30位同学发起了“校园主人翁”邀请。经过讨论协商,9份“青春版”建议脱颖而出:
“我建议协调开通学校至公租房的通勤班车,解决我们的出行难题。”“我建议关注并推动校园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改善我们的学习环境。”……学生们思辨的神情和清晰的语言表达让现场的代表们频频点头。
最后,人大代表和学校领导班子在学校会议室进行座谈。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李飞围绕“学校文化、教育情况、学校现状与办学方向”做了交流。
朝阳中学党委书记王小涛代表对晏阳初先生的平民教育体系的三种方式、四大教育和六大目标深有体会以及体现出作为教共体牵头校的责任担当和教育管理者的教育情怀。
歇马街道人大工委主任舒艺代表表示:“本次活动是继行走的思政课——‘红领巾’进家站后的系列活动之二,结合孩子们的年龄特征,我们用他们的语言重构课堂——让民主温度和制度自信从‘指尖’传到‘心间’。”歇马街道人大工委将不断突破传统课堂边界,构建“多方联动+代际对话+制度赋能”的民主感知新场域,实现青春与民主的双向奔赴。倡导代表们多关注支持帮助乡村教育振兴。
代表们充分肯定学校在美育改革的立体化探索、劳动教育的场景化创新、面对困难不等不靠攻坚克难的担当精神,彰显了"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育人"的教育情怀。
最特别的环节是品鉴学生自制劳动教育成果——烘焙社团蛋挞、糕点,代表们对学校将劳动教育融入日常教学实践的创新举措给予高度肯定。
晏阳初先生毕生践行“平民教育”思想,而此次活动正是这一精神的赓续与创新。各位代表走进纪念馆、走进社团、走进思政课堂,用脚步丈量教育初心,用对话传递民主力量。通过这场“寻根•探新•深融•聚力”的旅程,同学们能触摸到民主的肌理,感受到制度的温度;各位代表以“青言青语”为桥,为校园注入社会视角,为成长点亮实践之光,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转化为校园治理效能。
(文图/陈忠祥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