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润巴渝,闽南风拂晋江。虽隔千山万水,教育之心同频共振。2025年4月23日至25日,重庆江北区新村同创小学迎来了一场跨越千里的教育对话——福建省晋江市陈埭镇“陈埭先生”培训班学员莅临交流。这次活动,不仅架起了重庆与晋江的教育桥梁,更在思想的碰撞中,绽放出两地共育未来的璀璨火花。
4月23日上午,重庆市江北区新村同创小学党总支部书记梁正雄向远道而来的客人们介绍了学校的硬件设施、师资力量及特色课程,并描绘了学校未来的发展蓝图。他强调,学校始终坚持以德为先,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代少年。
随后,四位优秀教师进行了精彩的教学展示。张莹老师以“红领巾爱祖国”为主题,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厚植家国情怀。李月玲老师的《探寻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密码》一课,巧妙地将生态安全教育融入科技实践中,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付钰玲老师则通过追溯少先队历史,培育学生的使命感。耿志宇老师则以写作为媒介,通过师生共读共写,营造自由生长的文化氛围。
下午,德育主任余时琴详细介绍了学校创新德育体系的构建,包括校本课程浸润、文化品牌引领、主题活动驱动等多个方面,形成了具有推广价值的范式样本。大队辅导员周虹佑分享了“三维赋能”自主管理模式,为新时代少先队自主管理提供了新思路。屈彦宏老师则聚焦幼小衔接问题,通过科学设计一年级始业课程,助力新生平稳过渡。
4月24日上午,培训班学员与新村同创小学的英语教师们共同探讨了“英语学科中的跨学科项目实践探索”。通过观摩课例《Sichuan Opera》和《Are you OK?》,学员们深刻感受到了同创英语课堂与多学科的有机融合,以及学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下午,校长朱长刚围绕“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探索”这一主题,分享了学校在质量建设方面的顶层设计与实践经验。他强调,学校始终坚持以教育本质为引领,不断探索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副校长何颖则以《以高质量校本,赋能教师专业成长》为题,详细介绍了学校的校本研修实践探索,展示了一线教师在教学探索中的智慧与成果。何荣雁和黄光静老师则分享了跨学科项目探索的经验,为培训班成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4月25日上午,培训班成员观摩了新村同创小学展示的三节精彩课例。在数学课堂上,刘杨老师通过《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一课,引导学生们在探索中领悟数学的奥秘,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语文课堂中,孙兴驰老师执教的《表里的生物》一课,用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引导,激发了学生们对文本的深度理解与感悟,让文学的魅力在课堂上肆意流淌,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综合实践课上,裴彤老师执教的《今天你到校了吗》一课,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们化身“校园智囊团”,解决实际问题。这堂课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还让学生们学会了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渝闽共潮生,长歌向未来。此次渝闽教育交流活动,是两地教育人携手的缩影,亦是未来的序章。重庆的豪迈与晋江的婉约,在教育的土壤中交织成诗。愿这山海之约,如长江奔流不息,如闽南古厝屹立,共育桃李芬芳,共书教育华章。
(图文/江北区新村同创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