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数字化战略,积极响应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号召,重庆礼嘉实验小学校作为教育部首批“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重庆市智慧教育示范校,率先践行两江新区教育创新使命,于4月24日举行“智慧赋能,AI助力教学”专题培训,以教师数字素养提升为支点,撬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当前,教育数字化已从“选修课”升级为“必修课”。教育部明确提出“推进数字教育智能化”,强调教师需具备驾驭AI技术的能力。学校将教师数字素养培育纳入学校发展核心战略,通过系统性培训构建“理论+实践+生态”三维赋能体系,为教师打造从认知到创新的成长闭环,助力其成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引领者。
培训会上,技术专家以“人工智能进化论”为脉络,从历史沿革到技术前沿,深度解析AI核心要素,创新提出“通才与专才”辩证模型——通用大模型赋能广泛场景,教育行业大模型则聚焦教学深耕。通过“算力、算法、算据”具象化阐释,教师得以将晦涩理论转化为教学创新的底层逻辑,为数字素养提升筑牢认知根基。
“会操作”是数字素养的关键标尺。技术团队以“STAR提问法”为核心,设计“情境模拟-任务拆解-指令优化”实训路径。例如,通过“生成三年级分数教学游戏方案”等真实场景演练,教师快速掌握与AI高效对话的技巧。专家同步演示AI工具在备课、授课、评价中的全流程应用,推动技术从“展示台”走向“讲台”,让数字能力转化为课堂生产力。
“AI不是替代者,而是教育创新的‘加速器’。”教学管理中心滕飞主任强调,学校将以本次培训为契机,启动“人工智能使用微课”比赛,鼓励教师提炼智能工具应用经验,形成校本化智慧教育方案。优秀案例将纳入学术年会展示,并辐射区域联盟校,助力构建“资源共享、能力共生”的AI教育生态圈,为教育现代化提供可复制的创新样本。
教师数字素养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学校将持续深化“培训-实践-竞赛”一体化培养机制,推动AI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赋能教师从“经验型”向“智慧型”跃迁。未来,学校将依托数字化创新,为每个孩子构建自适应、泛在化的学习空间,以教育之“智”响应时代之“问”,为重庆乃至全国智慧教育发展贡献先锋力量。
(图文/重庆礼嘉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