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推动川渝两地教育协同高质量发展。2025年4月21日,重庆市江北中学校党委书记但汉国带队到邻水二中携手开展校际交流活动。邻水县研培中心秦洪坤主任、坛同中学一行12人,邻水二中全体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在邻水二中校领导的陪同下,重庆市江北中学校老师们参观了校园。邻水二中悠久的办学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与鲜明的育人环境,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邻水二中和弘楼四楼会议室,江北中学、邻水研培中心主任秦洪坤、邻水二中中层以上领导、高三年级组长和备课组长齐聚一堂,共话教育发展新蓝图。座谈会由邻水二中党委副书记王胜东主持。
邻水二中党委书记冯敏对江北中学的到来表示满怀欣喜、热烈欢迎。他表示,江北中学在但汉国书记的引领下,以“人文至善、科学求真、让师生创造生命精彩”为办学理念,创新生命教育模式,荣获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等重磅荣誉,其先进的教育理念与实践经验值得深入学习。冯敏书记还回顾了两校在管理经验共享、教研活动联办、师资队伍共育等方面的合作成果,并期待此次交流能促进两校在新高考改革中不断革新观念、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实现育人质量的新突破。
重庆市江北中学校党委书记但汉国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强调,教育协同发展是时代赋予的使命。江北中学愿与邻水二中进一步深化合作,从常态化教研交流、优质资源共享,到联合教师培训、课程共建,全方位推动两校教育资源互联互通。他高度评价了邻水二中的办学特色,分享了江北中学在生命教育与高三备考融合实践中的经验,展望了人工智能浪潮下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邻水研培中心主任秦洪坤对此次校际交流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两校的深度合作是落实川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协同发展战略的生动实践,期待双方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在教学研究、师资培养、课程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共同提升区域教育质量,打造川渝教育协同发展的示范标杆。
重庆市江北中学校党委书记但汉国作了《生命教育赋能学生全面发展》专题讲座。讲座中,他从“读懂生命”到“生命教育赋能学生成长”,再到“实践成效”三个方面阐述生命成长的自然、社会、精神三重属性,指出生命教育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分享珍爱生命、学会生存、热爱生活的实践路径,还探讨实践成效与未来发展方向。但书记以详实的案例、生动的语言,深度剖析生命教育这一前沿教育理念的内涵与外延,分享了江北中学在生命教育办学实践中的成功经验与创新举措。从生命教育课程体系构建至校园文化营造,从大思政课建设到学生素养培育,全方位的阐述为两校教育教学注入新活力,开拓了教师们的教育视野,引发了对教育本质与育人方式的深度思考。
刘静老师围绕运用“配速法、洛伦磁力冲量——正则动量法”解决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问题展开教学。通过生动的实验演示与多媒体动态模拟,将抽象的物理概念具象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结合典型例题,深入浅出的步步提升的讲解不同观点的适用场景与解题策略,组织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学生在课堂中逐步掌握解题方法,对“配速法,正则动量法”两个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石弋可老师带来的是“外力作用与地貌”二轮专题复习课。石老师从思维导图入手,建构知识网络结构,回顾主干知识,查漏补缺等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比较思维、逻辑推理能力。通过高考真题再现,引导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应用知识、规范答题的技巧。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热烈。
邻水二中多位教师聚焦学科重难点,创新运用"五星网状教学"、AI赋能课堂、小组合作探究等多元模式,深度结合高考真题剖析命题规律,引导学生掌握学科答题核心技巧。此次活动为两校搭建了深度交流平台,促进教学经验共享与教学质量共同提升,为校际教育合作发展注入新活力。
课例展示结束后,两校教师分学科开展高考二轮复习策略互动交流。面对2025年新高考的全新挑战,教师们围绕教学方法、备考计划、学生分层指导等关键内容展开深入研讨。大家结合课例展示中的教学亮点与经验,分享各自学校在备考过程中的有效做法,针对新高考命题趋势和学生学情,共同探讨优化教学策略的路径。通过思想的碰撞与经验的共享,两校教师进一步明确了备考方向,打磨出更具针对性和高效性的复习策略,为学生冲刺高考提供有力保障。
此次校际交流活动不仅是两校教育合作的阶段性总结,更是面向未来协同发展的新起点。在“三新”背景下,两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合作,凝聚教育合力,在探索创新中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为川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也为教育协同发展书写新的篇章,让教育的智慧与力量在川渝大地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培养出更多适应时代需求的优秀人才。
(图文/重庆市江北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