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4月23日,重庆一中图书馆第一会议室气氛热烈,一场聚焦教育前沿、深度交流办学经验的会议在此举行。北京市海淀区教委副主任唐建东率33名骨干校长代表团莅临重庆市第一中学校,开展教育考察交流活动。沙坪坝区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刘晓峰、重庆一中党委书记唐宏宇、校长毛明山、纪委书记周鹊虹、副校长庄仕军等领导出席活动。双方围绕“紧密型教共体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主题展开深度对话,共绘教育合作新蓝图。
北京市海淀区教委副主任唐建东在讲话中表达了对重庆一中及沙坪坝区教育委员会的感谢。他介绍了海淀区的教育情况,海淀区作为教育强区,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在教育改革、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唐建东副主任提到,海淀区和沙坪坝区在教育方面有着许多共同点,教育都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名片和动力源。此次走进沙坪坝区,希望能够深入学习当地的教育经验,促进两地教育的相互借鉴与合作,共同为学生创造更优质的教育环境。
沙坪坝区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刘晓峰在致辞中介绍了沙坪坝区的教育情况,强调了沙坪坝区在推动全域优质教育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他指出,沙坪坝区一直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积极推进教育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教育质量。同时,他也表达了对海淀区教育改革发展经验的浓厚兴趣,期盼能借此机会深入学习,加强两地教育的互动交流,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提升区域教育发展水平。
重庆一中党委书记唐宏宇致欢迎辞。他对海淀区教育同仁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回顾了学校94年的办学历史,从抗战烽火中的红色基因到“明礼崇德,求知求真”的校训,再到“尊重自由、激发自觉”的办学理念,重庆一中通过运动与健康、阅读与人文、科技与创新等多维途径,致力于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未来人才。他表示,海淀区是全国教育高地,希望通过此次交流,双方能够相互学习,共同探索教育的新模式、新方法,加强教育交流互动,促进两校乃至两地教育事业的共同发展。
重庆一中校长毛明山在交流中表示,此次交流会议是一次难得的学习与成长机会,通过分享和交流,大家对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期盼未来能继续加强与海淀区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共同开展教育研究和实践探索,在课程建设、师资培训、学生活动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合作,携手推动两地教育事业迈向新的高度,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贡献力量。
重庆一中纪委书记、分管德体艺校领导周鹊虹以“新时代高质量办学的追求与探索”进行了分享交流。他围绕重庆一中的育人体系与办学特色展开,详细介绍了学校在德育、课程体系、课堂教学等方面的创新实践。在德育方面,重庆一中构建了“校园八季” 2.0版本“八 + N”体系,通过内容场景化、时间全覆盖、方式多样化、效果精准化的德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理解、公民意识、社会责任等素养。在课程体系建设上,学校打造阅读与人文、科技与创新、运动与健康等特色课程,通过建构高端育人平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坚实保障。在课堂教学方面,学校注重回归教育本质,并在学法指导、科学评价、数字赋能等方面不断探索,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他重点介绍了“AI教育六大应用场景”和“数字赋能教学”的实践成果,凸显了技术驱动下个性化教育的突破。
重庆一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心副主任李忠相介绍了学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他提到,重庆一中以学科竞赛和人才计划为主要抓手,面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趋势,设计了针对性地培养体系。在这个体系下,学校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为有潜力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培养方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近年来,学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他表示希望通过此次交流,能够学习海淀区学校的先进经验,共同探索更有效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首师大附中、北京市育英中学、北大附中北医分校、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第一分校、十九中、北航实验学校、北京实验学校、交大附中、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北京十一实验中学、清华附中永丰学校、北京市八一学校、北京市育英学校、清华附中上地学校、清华附中学院路学校、海淀实验中学、北师大三附中、北京二十中、海淀进修实验学校等学校到访重庆一中参加交流活动。
活动中,骨干校长们与会代表们围绕教育教学改革、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等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各抒己见,分享各自学校在教育实践中的经验与困惑,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双方在交流中相互启发,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其中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和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作了专题分享。
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教学副校长关健分享了该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上的实践经验。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以 “卓越工程师”基础教育阶段培养项目回应国家人才战略,通过与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展创新拔尖人才贯通培养育人实验项目。课程设置涵盖理想信念与思政、基础科学与应用、工程应用与技术等课程群,并根据学生年龄和学习阶段进行分层设计,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计算思维、工程思维等。同时,学校还设立了高研实验室项目,为学生提供高端实验设施与平台,助力学生深度参与科研实践,提升综合能力。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教学副校长黄群飞分享了人大附中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探索。人大附中学校以 “全面发展+突出特长+创新精神+高尚品德”为学生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建设上,构建了基础类、拓展类、提升类课程,基于学生需求和国家战略发展开设课程,让学生在真实研究中获得亲身体验,培养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此外,学校拥有七大类社团,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学科竞赛方面成绩突出,为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提供了有力支持。
活动期间,代表团参观了重庆一中项家书院、校史馆、图书馆等场所,双方约定后续将持续深化合作,共同书写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图文/重庆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