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庆教育 > 中小学 >

重庆八中教育集团数据谷中学迎来北京十一学校名师莅临指导

来源: | 作者: | 时间: 2025-04-23 | 责编: 常晓姣

4月19日,重庆八中教育集团数据谷中学迎来教育创新的新时刻——北京十一学校中堂实验学校于海宁老师亲临指导,为首批六个PBL项目组开启“思维破界”特训营。这场以“问题驱动·思维迭代”为内核的深度研修,正在重塑教师团队的教学认知范式。

上午场以“问题识别”拉开序幕。课堂上,于老师采用“现象-影响-本质”三维破题法,通过十一学校经典案例《香皂使用率提升策略研究》的沙盘推演。各项目组运用“问题识别”工具,现场展开头脑风暴,在专家即时反馈中精准锚定项目核心问题。

下午场聚焦“GRASPS教学魔方”深度解析: Goal(目标)-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或达到什么目的; Role(角色)-我(学生)在任务中的身份是什么?代入角色后,主要从角色大的视角去思考,来完成任务、解决问题;Audience(受众)-任务面向的客户或服务对象是谁?我们可换位思考,从客户或服务对象的视角去反思、改进、优化任务; Situation(处境)-任务所处的具体情境是什么?可能面对哪些挑战?受到哪些限制或制约; Performance(产品)-任务完成需要产出的产品或成果有哪些?必须是可视化的,并可以被衡量与评估;Standards(成功标准)-检测产品是否有效或评估成果是否能够达成的指标。

于老师通过对《中堂校歌等你来编创、表演、推广》真实项目的复盘,带领参训教师亲历从“问题丛林”到“任务路径”的思维进化。各项目组在专家指导下,将抽象课题转化为可执行方案,实现从理念到实践的华丽转身。

这场持续8小时的思维马拉松,不仅产出6份项目蓝图,更孕育出教学创新的星火。以下是六个小组的学习感悟。生物项目拯救蓝花楹中,成员有朱珍珍、李贵兵、王映双。他们说到此次项目式学习让我感悟颇深,项目既需充满趣味以激发热情,更要具备驱动性促人深入。开展的项目可以是学生的空白,也可以是老师的空白,甚至可以是世界的空白,不必紧盯产出与解题,学习过程才是重点。

音乐项目以提升青少年对四川清音认同的校园微展演的创新编创与实施为主题,成员包括李艺、王悦璇、黄弋芮、李俊林、刘晴、顾芮菡。项目式线下培训,导师进行了针对性培训与反馈,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让我们在原因分析、方案设计、执行落地等全流程中提高了本项目的可实施性,增强了小组老师们的执行信心,学会用全局视角审视问题,也让大家感受到团队共创的力量。未来我们将把培训中的工具方法应用到工作中,持续提升项目执行效率与质量。

生物+美术项目一路生花的成员主要为刘珠言、龚珏秋,“一路生花”校园绿化空地改造组里,老师们说到在一整天的工坊学习中,我们通过案例分析、小组协作和交流讨论,感受到项目式学习的前期计划的重要性。其中最深刻的感受就是趣味性的能够有效激发出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讨论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项目内容越挖掘越有趣以后,对于这个项目的推进热情也逐渐高涨,自发地就开始思考该如何让这个项目更有趣更完善。趣味性能驱动老师不断完善项目策划,同样也能驱动学生自发完成项目内容。

心理项目——解码行为成瘾组“从娱乐成瘾到学习上瘾”的成员:江淼、唐语、陈宇琪老师则说到,在项目式学习第一阶段培训中,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们学会了如何拆解现象与问题,明确项目核心方向。GRASPS工具让我们明白了项目不再只是活动,而是真正有方向、有结构、有结果的深度学习过程。小组交流与导师指导也让我从多角度优化思路,收获颇丰。

数据谷中学的PBL探索之旅刚刚启程。学校期待创新项目都能破茧成蝶。

(图文/贺金开 李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