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精神蕴含着鲜明的政治立场、坚定的信仰信念、崇高的革命精神、优良的作风纪律。重庆市杨家坪中学党委在推动“全校同上一堂思政课”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过程中,以筑牢学子爱国思想根基为目标,用好红岩资源、讲好红岩故事、感悟红岩精神、汲取红岩力量,引领广大学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使大思政教育具有鲜明的红岩精神特征。
适逢清明节前后,由党委委员代琳指导、高中第一党支部集体研讨设计的第二堂课《缅怀先烈 致敬先辈承遗志》热血开课。班主任老师、主讲学生代表从“红岩星火·铁窗岁月”“忠魂不朽·红岩群像”“精神解码·时代启示”“薪火相传·青春誓言”四个方面带领大成少年开启了一场红色爱国主义教育之旅。
重庆是红岩精神的发源地,红岩精神植根于重庆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光荣的革命传统中,是极具辨识度的重庆人文精神标识。
“你知道1949年的重庆是一个怎样的景象吗?”课堂伊始,各班班主任抛出问题,直击学子心灵。接着通过图片展示和详细讲解,同学们了解了当时“政治环境”“经济危机”“文化压迫”的相关情况,深刻领悟到当时的中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青年们肩负着时代重任。
在如此至暗时刻,一群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青年,用生命点燃了精神的火炬。在第二部分的讲解中,同学们聚焦三位代表人物江竹筠、陈然、小萝卜头,学习楷模品质,汲取榜样力量。
从三位代表人物的英勇事例中,我们能看到:信仰的保质期是永恒。随后,老师们结合PPT讲解了“渣滓洞烈士的遗书”“《挺进报》编辑们用报纸中缝刊登菜价表传递密令”“许晓轩在狱中教难友学俄语”的故事,充分展示出先辈们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不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激励广大学子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奋发图强。
80年前,先辈们用热血破除铁壁,用信仰照亮未来,那么在今天,“00后”们是否能以智慧和坚韧突围,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志气,成为那熠熠生辉的一束光。
要想成为那束光,需传承践行先辈们的英勇精神,让其成为同学们学习生活中“知行合一的行动指南”“逆境成长的勇气源泉”“集体主义的当代诠释”。老师们悉心讲解到,继而提问:“你们从先烈身上学到了哪些精神?有什么启示?”同学们踊跃回答,或是以先烈为榜样,传承红色精神,践行青春使命;或是珍惜当下,以青春之力共铸中华魂;或是将这种精神融入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以实际行动告慰先烈的英灵。
最后,全体师生在《红岩红》的热血旋律、画面中结束了当天的学习。
除了定期开展“全校同上一堂思政课”主题班会,学校各党支部亦积极召开思政教育专题学习会、分享会等,既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又激发出老师们对思政教育工作的热情和创造力,对学校构建“大思政”育人新格局有极大的推进作用。
本次“全校同上一堂思政课”活动让同学们在缅怀革命先烈的过程中,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精神洗礼。相信他们定会将对先烈的敬仰之情转化为学习和生活的动力。
(图文/重庆市杨家坪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