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庆教育 > 中小学 >

重庆礼嘉实验小学特邀两江新区体育教研员刘勇开展专项教学指导活动

来源: | 作者: | 时间: 2025-04-22 | 责编: 常晓姣

为全面落实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改革要求,深入践行《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精神,重庆礼嘉实验小学于近日特邀两江新区体育教研员刘勇老师开展专项教学指导活动。

本次活动以“聚焦学练赛一体化,赋能课堂提质增效”为主线,通过课堂观摩、深度研讨与大单元设计培训,探索核心素养导向的体育育人新路径,潘婷婷副校长全程参与,与全体体育教师共研共进。

活动中,刘勇老师深入课堂,观摩了杨发、王浪两位教师的三年级体育课例。

王浪老师《曲棍球与游戏》:以“学-练-赛”结构化教学模式为框架,创设“技能闯关赛”情境,将“推、运、传”技术分解为趣味化任务链,通过梯度化游戏设计实现动作技能内化,并依托真实比赛场景强化技术迁移。课堂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运动能力,更通过团队协作与规则实践,培养了公平竞争、责任担当等体育品德。

杨发老师《抢花炮与体能》:立足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巧用多媒体资源激发学习兴趣。通过“1V1攻防演练—2V2战术配合—4V4团队决赛”的进阶式赛制设计,将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教学理念有机融合,让学生在动态对抗中深化技能运用,同时增强文化自信与集体荣誉感。

课后研讨中,刘勇老师充分肯定了两节课的创新实践,并围绕新课标“核心素养”目标提出优化建议:一是情境创设再深化:倡导以主题式大情境贯穿课堂,如将曲棍球教学融入“小羊历险记”探险故事,将抢花炮课程设计为“民族村运动会”,通过角色代入和任务驱动,激发学生深度参与;二是大单元设计再聚焦:强调以“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维目标统领教学,通过分析教材逻辑、学情特点及场地资源,构建“技术习得—战术应用—实战评价”的单元闭环,实现从单一技能到综合素养的跃升;三是评价体系再优化:建议融入过程性评价量表,关注个体差异与进步维度,让“学会、会用、会赛”成为课堂显性成果。

总结环节,刘勇老师以“合力”为关键词勉励教师团队,强调体育教育需凝聚“课程设计力、课堂执行力、教研创新力”三方动能。潘婷婷副校长指出,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推进三项改革:一是课堂提质:构建“基础小课堂+拓展课堂+综合大课堂”三级体系,确保每节课实现“技能精进、体能提升、品格塑造”三重效益;二是教研转型:开展“主题式课例研修”,以问题为导向,推动教师从“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三是文化浸润:开发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通过“非遗进校园”“校际联赛”等活动,厚植体育育人文化土壤。

礼嘉实验小学以体育课堂为支点,撬动学生全面发展。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学练赛”一体化实践,让每一节体育课成为学生“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生命成长场域,为培养新时代五美少年贡献教育智慧。

(图文/黎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