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促研,以研促教,教学相长,共赴卓越。2025年4月,重庆第二十三中学校开展了以“规范、高效、品质课堂”为主题的青年教师展示课活动。本次活动旨在展现青年教师的教学风采,聚焦他们的教学能力展示与教研深度互动,促进教学交流与专业成长。活动通过课堂展示、学科点评与微讲座相结合的形式,充分彰显了“立德树人、生生课堂”的教学理念。
何艾莲老师的初中道德与法治《热点复习专题》中,以“315晚会”视频作为引入,将法治意识与社会责任感融入实践教学,课堂生动且富有现实意义。
何利萍老师的《功与功率》创新采用“弹射飞机”体验,以辽宁舰飞机弹射起飞为案例,分析受力做功,讲解物体受力做功的计算方法,尤其是相较于初中物理做功新增的做功因子进行了深度剖析,课末以诗意语言串联科学原理,在“诗性与理性”的碰撞中升华了主题。
革贵龄老师的《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以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为主线,系统阐述了生物杂交的知识原理,让学生深入理解科学探究的逻辑性与严谨性。
袁文老师的《壶口瀑布》,通过沉浸式游记教学,结合影像资料,从时间、位置、视野角度几个方面带领学生“行走”于壶口瀑布之畔,从视觉、听觉多角度赏析黄河壮美,课堂如身临其境,文学与审美教育并重。
万军莉老师在《高考诗词比较鉴赏课》中,以“大家来找茬”趣味任务切入,引导学生从内容、手法、意象、情感四个维度剖析诗词,有效引领学生解析高考重点,深入浅出地为高三复习提供高效路径。
梁贞老师的《鸿门宴》,以“宴前、宴中、宴后”三次关键转折为脉络,通过角色分析与情节推演,引导学生刻画项羽、刘邦等人物性格,课堂兼具文学与历史思辨。
高中数学路娜老师以习题讲评为载体,聚焦高考高频考点,注重解题思路引导。
刘直丽老师执教《复数的加减法及其几何意义》,通过情境创设与数形结合,深化概念理解。
何存铭老师讲授《数系的扩充及复数的概念》,立足学情,以问题链驱动学生探究知识生成。
夏丹老师的《语法:过去分词做定语》,主要讲解了非谓语动词的基本形式和用法和过去分词做定语的知识点。本节课新授内容较为丰富,课堂整体氛围较好,语法讲解、练习形式多样。
人文科技学院的政治与法律学院、外国语学院的三位实习教师代表也进行了本学科的课例展示活动,课堂氛围活跃,执教得体规范。
针对每个上课教师,学科专家都做了精彩的点评,首先专家们都充分肯定了青年教师的教学设计与课堂驾驭能力,同时提出优化建议:如加强对学生高阶思维的引导、深化跨学科融合实践等,为“品质课堂”建设指明方向。
点评结束后,学科专家们都开展了学科的微讲座。道德与法治学科微讲座《中等生逆袭,中考道德与法治20天“抢分”计划》,针对中等生薄弱环节,提炼高频考点与答题模板,助力短期冲刺提分。物理学科微讲座《如何撰写学科论文》,从选题创新、文献综述到写作规范,系统分享教研论文撰写技巧,赋能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语文微讲座《高中写作教学》,结合案例解析审题构思、搭建框架等策略,探讨如何打破学生写作畏难心理,点燃表达热情。数学微讲座《数学教学资源的高效筛选与二次开发》,示范利用数字化工具精准匹配学情资源,并分享校本化改编的实用技巧,提升课堂实效性。英语微讲座《如何在续写中得分》,从明确评分标准、避开常见误区、掌握提分技巧三方面给老师们解惑,通过讲解来更好地引导学生的英语解题能力。
本次活动以多元创新的课堂实践、精准务实的专业指导,生动诠释了“规范、高效、品质”的课堂理念。春阳正好,教坛新秀正芳华,青年教师以扎实功底与青春活力展现风采,学科组与教研员以专业引领共促成长,学校将持续推进“教—研—训”一体化建设,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图文/唐晓余於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