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庆教育 > 中小学 >

沙坪坝区第一实验小学举办教共体语文青年教师成长论坛

来源: | 作者: | 时间: 2025-04-14 | 责编: 常晓姣

近日,重庆市沙坪坝区第一实验小学与中梁实验小学校的青年语文教师们齐聚“万物空间”,以“课堂提问的艺术”为纽带,开启了一场教共体协同发展的深度对话。

沙坪坝区第一实验小学教共体总校长陈娟、沙坪坝区第一实验小学刘沙娟副校长,朱艳副校长、语文教导主任贺丹丹主任、师父代表向琼老师以及沙坪坝区第一实验小学语文青年教师和中梁实验小学校语文教师参与本次论坛。这场论坛不仅是思想的碰撞,更是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生动实践。

论坛在热烈的掌声中拉开帷幕。沙坪坝区第一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兼教共体总校长陈娟书记以“思考者与研究者”的期许为青年教师指明方向。她强调,教育者需以书为舟,在广博阅读中沉淀智慧,在聚焦实践中锤炼能力。陈书记特别推荐了两本教育著作,一本拓宽视野,一本深耕课堂,寓意教共体“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的双重追求。

沙坪坝区第一实验小学刘莉岚老师以《老师如何提问,学生才会思考》为引,剖析“提问的层次性”。她将课堂比作一座思维之塔,通过阶梯式问题设计,引导学生从浅层认知走向深度思考。“好问题如同脚手架,托举学生触摸真理的星光。”她结合真实课例的分享,让在场教师看到提问如何点亮课堂的每一寸角落。

沙坪坝区第一实验小学龚明帅老师则以“问题应生长于生活的土壤”为核心理念,分享如何让文本与学生真实体验共鸣。他提出:“当问题与生活相连,课堂便有了呼吸。”龚老师以生动的教学案例,展现了如何通过情境化提问,让学生在文字与生活的交融中感悟语文的温度。

自由交流环节,两校教师打破校际界限,围绕“课堂提问”展开热烈讨论。

随后,沙坪坝区第一实验小学校教师分享了经验。段雪芹老师说,提问要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但不能越级提问。“提问即对话,教师需从权威提问者转变为思维引导者。”张宇老师说到。随后,沙坪坝区第一实验小学中梁小学老师分享,宴玉欢老师说,精心设计有目的的提问启发学生思考,用AI创设趣味情境。需要深思的是要挖掘“特别”学生的闪光点并拓展其思维。沙坪坝区第一实验小学中梁小学教师提出困惑:“如何让沉默的学生主动参与思考?”向琼老师以“教育如调音”回应:“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音符,提问需因人而异,方能奏响思维的和声。”

“答案终止思考,问题延续生长。”这句论坛中的箴言,成为两校教师共勉的信念。

刘沙娟副校长表示,紧握课堂“牛鼻子”,课堂提问是撬动学生思维的核心支点,教共体需以细节为锚,持续优化教学策略,助力沙坪坝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迈向新高度。

朱艳副校长锚定教师成长的五大基因密码:能力素质、目标承诺、人格特质、终身成长和独特唯一,鼓励青年教师找到自己的成长节奏,不断的心智扩容和自我修炼,成为教共体中的闪亮星辰。

贺丹丹主任强调:“未来的读书分享应更注重课例的精准剖析,聚焦具体年级、具体篇章,让交流更具借鉴意义。”贺主任的总结,为教共体的后续活动指明方向。

活动落幕,但教共体的协作之树正抽枝散叶。两校教师约定,未来将通过常态化跨校教研、师徒结对、资源共享,让“共研、共享、共进”的理念落地生根。沙坪坝区第一实验小学校教共体的老师们,正以提问为桨,以合作为帆,在教育的长河中破浪前行。

(图文/吴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