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庆教育 > 中小学 >

江北区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深度研讨活动在华新实验小学举行

来源: | 作者: | 时间: 2025-04-07 | 责编: 常晓姣

2025年4月1日,以”指向核心素养的‘五要素课堂’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践”为主题的江北区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深度研讨活动在重庆市江北区华新实验小学举行,江北区五年级数学教师出席活动,江北区数学教研员刘鸿主持活动。

       华新实验小学梁先蓉老师以《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为范例,系统阐释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策略。基于新课标要求,她创新提出"2+3"核心素养培育框架,以数感、符号意识为基石,辐射几何直观、模型意识和应用意识的发展。通过纵向梳理小学阶段分数知识体系,提炼"分数单位"作为统摄性大概念,构建整数、小数与分数的认数一致性认知结构,为后续运算一致性教学奠定基础。

       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专题设计中,通过横向比对多版本教材,有机融合人教版"倍数迁移"的认知路径与苏教版"度量意义"的具象化优势,设计"度量感知-模型建构"双轨并行的教学任务链,创造性设置非整数量度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实现整数倍向分数倍的思维进阶,同步构建分数除法运算模型。

基于理论研究的深度剖析,华新实验小学向滢西老师通过现场课例《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展示了核心素养的落地路径。以新农村建设为真实情境,巧妙串联红黄彩带长度比较问题,构建"数量多少比较(一年级)-整数倍比较(三年级)-分数倍比较(五年级)"三级认知阶梯,实现数学思维的螺旋式上升。

教学中通过彩带操作与图示分析,深度解构分数的双重内涵:既表征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亦表达两量间的倍比关联。针对学生认知难点,设置"量""率"对比辨析活动,通过"是否带单位"的显性差异强化概念本质理解。在解法层面,前瞻性渗透"份数除以份数"与"具体数量相除"双轨并行策略,为后续分数、比的教学埋下认知锚点。

在分组研讨环节,教师们围绕核心素养培育、单元概念落实与教学改进策略展开深度对话。

新村小学陈雨老师高度肯定课例的结构化设计,认为"旧知唤醒-新知探究-模型建构"的三阶活动链有效促进了认知迁移。华渝小学李小红老师指出,通过可视化表征将抽象的"比较量÷标准量=分率"模型具象化,是突破教学重难点的关键,建议进一步强化"单位1-分母-除数"的概念联结,借助分数意义与除法关系的双向验证巩固认知。同创小学蒋氏萍老师提出构建"情境-图示-表达式"三位一体的防错机制,通过对应关系显性化避免标准量倒置问题。

教研员刘鸿在总结点评中,系统梳理本次教研的七大突破:从整数倍到分数倍的认知贯通、多维素养的协同发展、"问题发现-模型建立-解释应用"的完整探究链构建、分数本质的多元解构等创新实践,为区域教学改革提供范式参考。

针对未来发展,提出"三维进阶"策略:在作业设计层面,强调单元整体视角下的素养进阶性;在资源开发层面,倡导深度挖掘教材习题的思维培育价值;在实施路径层面,要求建立学情诊断支持系统,实现精准教学干预。特别指出,教师需把握"大概念统领-核心素养导向-学习进阶设计"三位一体的改革方向,将知识传授升维为素养培育。

本次教研活动通过理论建构与教学实践的双向赋能,为区域数学教育质量提升注入新动能。后续,学校将持续深化"教研训"一体化机制,通过系统性改革推动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变革向纵深发展。

(图文/江北区华新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