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庆教育 > 特别推荐 >

重庆第四十八中学校:科研促发展,启航新征程

来源: | 作者: | 时间: 2025-04-07 | 责编: 常晓姣

2025年4月3日下午,重庆第四十八中学校成功举办了 2024年区“三百工程”学员专项课题集中开题论证会暨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送科研到校活动,为区域教育科研注入强大动力。本次会议由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教育发展部科研教研员刘明兰老师主持,聚焦乡镇中学教育质量提升,旨在推动区级课题研究迈向新高度,为教学改革筑牢理论根基,提供切实可行的实践指引。

会议特别邀请李宝庆、蒋敏、徐发林、刘明兰四位资深教育专家组成论证团队,重庆第四十八中学校与重庆市夏坝中学的课题负责人及团队成员齐聚一堂,共同开启这场科研探索之旅。

会议伊始,刘明兰老师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课题背景与会议目标。她着重强调,此次课题研究紧密围绕核心素养与大单元教学展开,力求为乡镇中学教学改革开辟出一条清晰、可操作的实践路径,为提升乡村教育质量破局。

随后,北碚区教育科学规划办徐发林主任庄重宣读课题立项通知,精准锚定课题研究方向,点明其对于区域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他殷切期望课题研究紧密贴合教学实际,勇于实践创新,为区域教育积累宝贵经验。

在热烈的氛围中,谭毅、张衡、杨世辉三位课题负责人依次登台,分别以《核心素养视域下大单元教学的实践路径研究》《乡镇中学物理大单元教学的实践探索》《乡村中学物理教学设计创新策略》为题,进行了精彩绝伦的开题陈述。他们深入剖析课题研究背景、精准设定目标、详细规划内容、科学选用方法,并对预期成果作出合理展望,全方位展示课题研究的科学性与可行性。精彩的汇报引发台下思维碰撞,专家们频频点头,会场气氛愈发热烈。

论证环节,四位专家全神贯注聆听汇报,从多个维度为课题研究“把脉问诊”。在核心概念界定方面,专家们指出需精准阐释核心素养与大单元教学在乡镇中学教育情境中的独特内涵与外延,让研究根基坚如磐石;研究路径规划要充分考量乡村学校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环环相扣,最终闭环的实施步骤;经费预算需精打细算,确保每一分科研经费都花在关键处;资源共享层面,积极鼓励各课题组以及校际间深度合作,整合各方优质资源,携手推进课题研究。同时,专家们着重强调开题报告撰写规范性,从格式规范到语言表达,再到学术引用,均给出细致建议:格式上严格遵循学术规范,各级标题字体、字号统一协调,图表编号与标题清晰醒目;语言表述力求简洁明了、专业精准,杜绝口语化与模糊用词;引用他人研究成果时,务必严格按照标准学术引用格式标注,严守学术诚信底线,提升报告可信度与专业性。此外,专家们再三叮嘱,课题研究务必注重实践操作性,坚决避免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现象,真正为乡村教育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在充分点评指导后,专家组组长李保庆教授庄重宣读开题结果,宣布三个课题均获全票通过开题。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为课题研究注入了一剂“强心针”,现场响起热烈掌声。

紧接着,谭毅副校长代表课题组接过专家意见书,坚定表态:“我们定会认真汲取专家们的宝贵意见,脚踏实地推进研究工作,以严谨态度、扎实行动,为乡村教育质量提升贡献全部力量,确保课题研究收获丰硕成果。”

袁小林校长随后在会上郑重承诺,学校将不遗余力,从人力、物力、经费等多方面全力支持课题研究,为课题团队打造一流研究环境,确保课题研究顺利推进,助力学校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

会议在温馨的氛围中圆满落幕,论证专家、学校领导、课题主持人及主研人员共同合影留念,定格这一意义非凡的时刻。

此次开题论证会为课题研究精准导航,通过专家的悉心论证与专业建议,课题组进一步明晰研究思路,坚定研究信心。会议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三百工程”专项课题研究稳健启航。展望未来,课题组将在专家引领下,严格按照既定研究计划稳步前行,深度探索核心素养视域下大单元教学的实践路径,为乡镇中学教育质量提升提供坚实理论支撑与成功实践范例。相信在各方齐心协力下,课题研究必将结出累累硕果,为区域教育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图文/重庆第四十八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