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庆教育 > 中小学 >

北碚区金刀峡小学:小导游带您走近偏岩古​镇

来源: | 作者: | 时间: 2025-04-03 | 责编: 常晓姣

在北碚的青山绿水间,藏着一座历经300年风雨的古镇——偏岩。这里不仅有青石板路、吊脚木楼、潺潺溪流,更有一群来自重庆市北碚区金刀峡小学的“家乡小导游”,用童声讲述古镇的沧桑与诗意。让我们跟随他们的脚步,聆听偏岩古镇的故事,感受学校校本课程赋予孩子们的文化自信与乡土情怀。

“叔叔阿姨,您知道吗?偏岩古镇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曾是重庆通往华蓥古道的商贸重镇,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了。”小导游们站在槐荫桥头,自豪地介绍着。

古镇因镇北倾斜的巨岩得名,曾是川东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至今仍保留着清代老街、戏楼、武庙、禹王庙等古迹。木屋砖舍依山而建,黑水滩河环绕其间,宛如一幅流动的水墨画。这里也是革命热土,曾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据点,龙子仁、陶昌宜等革命者在此传播火种,为华蓥山起义铺就秘密通道。

“看!这里的河水清澈见底,夏天我们可以在河里吃饭、喝茶、娱乐呢!”孩子们指着黑水滩河边的石桌石凳,兴奋地分享着古镇的独特生活方式。河水清浅平缓,游客可赤脚戏水、划橡皮船、抓鱼,甚至将餐桌搬到河中央,体验“水中品茗”的野趣。每年夏季的“沙滩节”更是热闹非凡,成为避暑胜地。河岸数十棵百年黄葛树如绿色巨伞,遮天蔽日,与吊脚楼、石桥相映成趣,常常会有美术学院的大学生来写生呢。

“阿姨,一定要尝尝我们的‘一水排骨’和‘小米渣肉’,这可是祖辈传下来的手艺!”小导游们化身美食推荐官,带游客走进古街的烟火气中。时行糕、糖画、蒲扇、竹编等老手艺在街边延续,老一辈非遗传承人们改把舞龙、打莲湘带进校园,孩子们与手艺人互动,学习传统技艺背后的匠心故事,做小小非遗传承人。

教育,从来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文化根脉的播种。小导游们通过不断学习积累,跟远道而来的贵宾们实地讲解,一方面充分树立了自信:从腼腆到落落大方,用语言传递家乡之美;另一方面,深入理解古镇的历史、革命精神与生态智慧,传承文化之美;其三,金刀峡小学“尊贤崇德,求真至善“的办学理念与偏岩传统的“乡贤“文化一脉相承,小学生在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中,成长为有根的“新乡贤”。

(图文/北碚区金刀峡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