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下午,重庆一中图书馆报告厅内掌声雷动,四川大学副校长游劲松一行到访重庆一中,做客重庆一中书院大讲坛,为学子们带来主题为“化学之美”的科普讲座。重庆一中校长毛明山、副校长卫晋丽与师生们共同聆听了讲座,这场融学术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科学盛宴,让化学符号跃动成诗,令同学们受益匪浅。
游劲松,四川大学副校长,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四川大学双一流建设化学与绿色化工学科(群)首席科学家,全国中学生英才计划工作组专家。2010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4年入选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6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游劲松教授是国际上开展碳氢键活化策略构筑有机功能材料的代表性学者,在构建新型OLED材料方面取得重要研究成果。
游劲松教授的讲座题目是“化学之美”,他用风趣幽默、浅显易懂的语言和生动有趣的视频告诉同学们化学是人类感知自然、认识宇宙的历史沉淀,从门捷列夫于大自然中发现并构建元素周期表到今天人类科技对化学研究的深刻、精准,化学已经渗透到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游劲松教授讲述了从“光年”到“纳米”,先进的化学表征让我们看到了分子、原子,“看见”了化学反应,“看见”了化学中的数学排列组合,“看见”了微观原子排列到宏观物质结构,他特别提到了扫描隧道显微技术(STM)将人类带进了纳米世界,看见分子,操作分子,并用生动的视频展示了STM操纵表面原子形成,让在场的师生们叹为观止,看到了化学之美。
游教授提到,未来化学将与人工智能携手并进,用人工智能变革有机化学,为化学研究带来更前沿、更精细的分子机器,比如全球首个数据智能驱动的全流程机器化学家——中科大“小来”,这种巧夺天工的设计,将进一步迸发化学在生命研究中的活力。
从大自然、纳米尺度到超分子、分子机器,化学为人类的医学、环境、生活创造出了全新物品,从衣食住行到前沿科技,点点滴滴中捍卫了生命健康,也捍卫了绿水青山,实现了化学之美。游劲松教授的讲座展开了一幅化学发展的画轴,在发展中展示了人类的智慧,呈现了化学的价值所在,也让在座的每一位学生感受到了化学之美、化学之趣,许多同学听完讲座都踊跃向游劲松教授提问请教。这场精彩的讲座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与热情,相信这也将启迪很多学生走向化学之路。
到访期间,游劲松教授一行游览了校园,参观了校史馆,了解了学校办学历史,对重庆一中的办学理念与办学成果给予了高度赞许,并向重庆一中赠送了礼物。
(图文/重庆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