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风裹挟着草木香的美好时节,重庆礼嘉实验小学嘉美农学院迎来一群充满创意与热情的学生,一场特别的劳动课在此精彩上演。美术学科任丽莅老师带领同学们走进植物世界,用一片叶子、一把木槌,在布料上谱写自然的色彩诗篇。
“这不是普通的敲敲打打,而是让叶子把生命印记留在布上。”课堂上,任老师耐心地向同学们解释植物拓印的原理。原来,植物拓印就如同给叶片拍一张天然照片,通过敲击使细胞破裂,释放出叶绿素、花青素等天然色素,从而在棉布上定格独一无二的脉络与色彩。每片叶子的纹理都是自然的密码,每次敲击都是与生命的一次对话。
“植物拓印技艺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它源自中华文明。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已掌握了植物染色技术,到了唐代,染缬工艺(包括拓印)更是广泛应用于服饰与器物。”在老师的讲解中,同学们对植物拓印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在校园农场里,这项非遗技艺在同学们手中重新焕发生机,他们用现代手法续写传统之美。
“选叶子如同挑选创作伙伴!”同学们蹲在农场中精挑细选。蕨类叶子有着细密的纹理,适合用来勾勒花边;枫叶那浓烈的红韵,能晕染出如晚霞般的绚丽色彩;油菜花的明黄则灿烂耀眼,成为了同学们眼中的创作佳品。
同学们铺开预处理过的棉布,将叶片反面朝上摆成创意图案。随着木槌有节奏地落下,叶片的汁液渐渐渗透布料,绿、红、黄等色彩晕染开来。“快看!我的油菜花印出了金色星星!”此起彼伏的惊喜声响彻整个农场。
在创作过程中,大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的同学在帆布袋上拓出自然纹样,仿佛把四季风光背在肩头;女同学们则将拓印布制成头花,紫色花瓣在发间轻盈摇曳。
捧着亲手制作的拓印作品,同学们深刻地领悟到:劳动与艺术,本就与自然息息相关。这个春天,他们用双手捕捉自然之美,也让传统技艺在实践中绽放新的光彩。
(文图/任丽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