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6日,北碚区高中物理徐发林名师工作室及核心组成员全程参与了由区物理教研员徐发林主任组织的“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与命题研究”主题研讨活动。本次活动通过课例展示、专题讲座与总结交流,为工作室成员提供了教学创新与评价改革的实践参考,进一步助力北碚区高中物理教育高质量发展。
课例观摩:创新实验赋能课堂,点燃科学探究热情。
重庆市朝阳中学韩祥老师以“知识应用为核心、学生体验为中心、思维发展为主线”为设计理念,利用自制八股电绳教具模拟摇绳发电现象,通过多媒体投影技术增强实验可视化,直观验证“利用地磁场发电”的猜想。课堂亮点还包括:1.问题驱动:以“如何让电流计指针偏转角度更大?”为探究主线,引导学生优化实验方案,户外实验环节将课堂推向高潮。2.素养落地:通过数据记录、分析与结论推导,强化科学探究能力与实证思维,实现物理核心素养的深度渗透。3.趣味融合:自制鼓声统一步调,将物理现象转化为“交响乐”,极大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工作室成员一致认为,韩老师的课堂“以生活化实验突破抽象概念壁垒”,为工作室探索“实验本位”课堂提供了创新范例。
专题讲座: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与试卷命制研究。
重庆市骨干教师、巴蜀中学清北班名师王仁春老师结合典型案例,系统阐述教学设计与命题策略:
教学设计四大关键:1.情境创设——短视频、小游戏、实验导入,引爆课堂兴趣;2.问题设计——从生活现象切入,激发深度思考;3.概念深挖——夯实基础概念,助力学生跑赢“高考马拉松”;4.实验为王:“真做、多做、巧做”,以动手实践深化物理学科本质。
命题研究三大策略:1.素材转化——抖音短视频、科技论文、生活现象均可提炼为命题素材;2.好题标准:科学规范、导向明确、兼具“故事性”;3.创新改编——将经典模型融入新情境,提升试题生命力与区分度。工作室成员表示,王老师的策略“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价值”,“情境化命题”与“实验融合课堂”理念将成为后续教研的核心方向。
总结提升:回归实验本位,落实核心素养。
重庆市朝阳中学物理教研组长陈娅玲老师在总结中强调:教学核心——“过手、悟道”是物理学习的关键,需通过真实情境与问题链设计,强化学科核心素养;命题导向——试题应兼具科学性与教育性,立足学术前沿,关联生活应用,发挥育人功能。
工作室未来行动方向。
北碚区高中物理徐发林名师工作室及核心组成员表示,借鉴韩祥老师的“摇绳发电”课例,开发更多低成本、高互动性实验;组建命题小组,结合王仁春老师的策略,命制情境化、素养导向的原创试题;联合区内学校开展跨校教研,共享优质资源,推动教学改革成果辐射。持续探索核心素养落地路径,为区域高中物理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图文/匡海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