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庆教育 > 中小学 >

科普讲座进沙外 文化沁润促文明

来源: | 作者: | 时间: 2025-03-31 | 责编: 常晓姣

春风携春意,文化沁人心。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青少年文化素养与道德修养,重庆市第十五中学校于3月27日下午,特邀国学专家陈定凡教授来校开展《国学精髓汉字始承》专题讲座。本次活动由沙坪坝区老科学家协会主办,重庆市第十五中学校承办,学校初一、初二全体师生聆听了本次讲座。

开讲前,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贾武致辞。他介绍了本次活动的主旨和意义,指出学校将专家学者请进校园,为同学们明德、启智和增慧,提升科学素养,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校园氛围,是学校利用教育资源,拓展教育空间的重要举措,希望同学们珍惜机会,努力学习。接着,贾武校长介绍了陈定凡教授,并强调传统文化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意义,希望同学们凝神静听,在陈教授的讲解下,开启一场传统文化与青春成长的对话。

陈教授以汉字“人”形成为序,汉字演变为轴,为同学们展开一幅中华民族璀璨文明发展的长卷。陈教授以“人”字溯文化之源,从甲骨文“人”字的象形构造讲起,阐释其“躬身谦逊”“互信支撑”的哲学内涵,引申出“立身以德、处世以和”的传统文化精髓,引导学生感悟中华文明中的人文精神。接着,陈教授结合“仁、义、礼、智、信”等汉字的文化内涵,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历史典故与生活实例,讲述个人修养、人际交往及家国情怀的重要性。讲座中,一幅幅生动的图文如同时空穿梭机,让同学们在享受知识盛宴的同时,也深刻体会到历史与文化交融的魅力。陈教授寄语青年学子,成为有担当、有勇气、有自信的新时代青年,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最后,贾武校长讲话。他说,“让生命更加多彩”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在办学过程中,学校始终将人放在第一位,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多彩教育。本次博学讲堂之国学讲座,是学校深化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举措,希望同学们不仅能解码汉字形体中所蕴含的中华先民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增长文化知识,更要坚定文化自信,做弘扬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小使者。

每一个汉字都承载着特定的文化信息,具有深远的文化内涵,隐藏着丰富的人生哲理。汉字呈现的不仅是一个符号,更潜藏着历史演进的文化脉络,以及中国人特有的情感表达。本次讲座将汉字研究与德育教育深度融合,语言生动幽默,既有学术深度又贴近学生认知,同学们听后深受启发,明白了为人之道,成才之径。

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打造优质文化育人平台,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沁润去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与道德素养,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图文/万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