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开扩学生视野,探索民俗文化,厚植红色精神,3月25日,重庆市渝北区第二实验中学七、八年级全体学生走出校园,共同踏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碧津环线徒步研学之旅。这是一次对自然的探索,是一次对文化传承的探寻,更是一场关于青春、勇气与梦想的盛宴。
活动前,学校在路线考察、活动报备、安全保障、后勤服务、纪律要求、应急措施等方面作了周密部署和详尽安排。下午2时,七、八年级师生齐聚校园操场,学校各年级分管领导为即将踏上征程的学子们加油鼓劲,强调出行安全纪律。紧接着,由学校志愿者团队带领,共同宣读环保誓词。最后,学校党总支书记张勇宣布第二实验中学春季徒步研学活动正式开始。
作为城市记忆的守护者,是深入探索地域文化的窗口。二中学子徒步第一站就来到了重庆巴渝民俗博物馆(古床馆和巴蜀七十二行雕塑馆),邂逅别具一格的巴渝生产、生活民俗和智慧,近距离欣赏珍贵的民俗文物,拾取巴渝文化珍珠,发现与赏析独特的渝北历史文化之美。
在历史的长河中,红色精神如同璀璨星辰,照亮前行之路。吾辈青年每一位都是红色文化的传播者、实践者。
登上抗灾亭,同学们聆听渝北人民在灾难面前不屈不挠、众志成城的感人故事,深刻体会伟大的抗灾精神。
途经国防教育文化长廊,丰富的浮雕图文资料将带领大家回顾峥嵘岁月。
在庄严肃穆的王朴烈士雕塑前,全体师生敬献鲜花,庄严宣誓,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无限敬仰与追思,接受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以红色精神为帆,以青春活力为桨,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扬帆远航。
作为渝北的标志性建筑,碧津塔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家乡人民的情感记忆。同学们漫步穿过七夕桥,举目远眺巍峨耸立的碧津塔,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到了家乡的独特魅力,从内心深处激发出热爱家乡的激情、建设家乡的动力。
家乡自然空间完成情感陶冶,巴渝历史空间培养文化素养,红色足迹空间实现精神传承。伴随着回程的脚步,同学们带回的不仅是沾满灰尘的运动鞋,更是在研学活动中沉淀的意志品质和价值追求。
这次实践活动不仅是走出教室的空间位移,更是以大地为书页,以实践为笔墨,实现教育的转向和文化精神的传承。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二中学子们正踏着青春的步伐,向着更美好的未来进发。
(图文/渝北第二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