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5日下午,重庆市特殊教育教研工作会在重庆市渝中区石油路小学召开。重庆市教委基教处副处长杨映梅、渝中区教委副主任杨斌、川渝特殊教育领域的专家,以及重庆各区县特教学校领导、特教教研员,共计120余名特教人齐聚一堂,共同为推动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入交流、建言献策。
本次工作会由渝中区教育委员会小学教育科副科长张城娅主持。会议开场,石油路小学的孩子们带来了以袁隆平院士生平事迹为蓝本创编的舞台剧《稻花香》。
渝中区教委副主任杨斌致辞,对来宾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特殊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部分,作为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渝中区以教研为驱动,研发多元课程并创新教学方法,同时分层培育师资,促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合作。杨主任期望各区域团队携手,借教研之力助力特殊儿童,共同探寻特殊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在特邀区县特殊教育教研工作交流发言环节,渝中区、合川区、九龙坡区、沙坪坝区特教教研员依次登台,分享了宝贵经验。渝中区谢金轩以“三维聚力深研赋能”为主题,深入剖析了渝中区从多维度开展特殊教育教研工作的策略;合川区孙涛立足“深耕教研沃野绽放特教繁花”,详细介绍了本区借助教研推动特教进步的具体举措;九龙坡区赵小林畅谈“创新教研工作,推进普特融通”的经验心得;沙坪坝区杜艾静展示了本区域以点带面建设与实践融合教育教研体系的独到方法。这些来自不同地区的经验相互碰撞、启发,为特殊教育教研注入了新思路。此外,黔江区、城口县的特教教研员也积极参与交流,分享了他们在特殊教育教研工作中的探索与实践,为本次交流增添了丰富内涵。
听取各区县交流后,重庆市教委基教处副处长杨映梅发言。首先,杨处长肯定了2024年重庆特殊教育在部编精品课成果、融合教育类竞赛获奖、入学安置率提升等方面获得的巨大突破。同时,她强调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谋划之年,是全市基础教育工作关键阶段,特殊教育要应该围绕基础教育构建高质量特教体系,支撑重庆基础教育实现“西部基础教育排头兵”这一目标。由此,杨处长对全市特殊教育工作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准确把握特殊教育新,目标,谋划新征程。要求各区县特殊教育发展中心应树立大局意识,提高工作站位,从谋一域到谋片区,再到思全市,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特殊教育。二是加快推进特殊教育新发展,取得新成效。提升学位供给力,提升基础保障力,提升融合支撑力。三是优化完善特殊教育新机制,构建新样态。让特殊教育走向现代化、优质化、融合化。最后,杨处长希望各区县特殊教育既要从短板入手,更应当发挥优势、整合资源,开创新格局,鼓励更多特教人以匠心、爱心,书写重庆特殊教育新篇章。
培训会阶段,由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特教教研员沈剑娜主持。成都市郫县特教资源中心教师袁红梅带来了主题为“以IESP运作为核心的融合教育推进机制建设与郫县实践”的微讲座,详细介绍了郫县在融合教育推进机制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
最后,沈剑娜老师对市级特殊教育教研工作进行总结与年度规划。她全面回顾了过去一年的工作成果,指出了进步的空间。针对2025年,沈老师做出详细规划:持续优化教研成果,力争在国家级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重点围绕“一人一案”工作,以及传统文化与劳动相结合的课程开发等方面开展市级教研活动;推进课程教育教学改革,探索项目化、跨学科学习模式,推动特殊教育内涵式发展。
此次会议成功举办,有力推动了全市特殊教育教研工作迈向新台阶,深度践行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相信在各方协同奋进下,重庆特殊教育将锚定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的时代目标,开创高质量发展新格局,让特殊儿童共享优质教育。
(图文/何佳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