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市历史学科教研员黄开红莅临重庆市第一实验中学校,与学校历史教师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活动以“核心素养导向的历史教学新探索”为主题开展深度教研,聚焦初高中衔接教学与初三、高三后期复习策略,深化教师专业成长路径。重庆一实校长助理程进、屈行等领导出席活动并作指导,学校全体历史教师参与研讨。活动由重庆一实历史教研组长肖凤老师主持。
活动伊始,高三历史教师钟键呈现了一堂精彩的示范课——《名将的陨落—北宋的政治与军事》。钟键老师以北宋名将狄青的政治浮沉为叙事主轴,构建“制度史微观透视”教学模型。该课程通过解构“祖宗之法”从建构、崩解到重构的动态过程,搭建起贯通两宋政治文明的认知框架。通过制度解剖的显微镜和历史演进的多棱镜,让学生在史料实证中形成批判性思维,在古今对话中培育制度自信,践行“论从史出,史以载道”的史学教育真谛,感悟历史求真求善的独特魅力。
重庆市历史学科教研员黄开红对钟键老师的课堂给予高度评价,并以对本课的点评为载体,为学校历史教学指明方向。
他强调新课标落地的四大抓手包括:主题统领,将每堂课需紧扣“主题”,如民族发展、国家治理、文明演进等,从大概念切入,构建知识框架;学科本位,将强化史料阅读能力,通过“引导学生从史料中得出结论”,培养实证精神;情景赋能将对接中考开放性试题与高考命题趋势,考察学生历史思维与迁移能力;学术领航将关注学术前沿动态,深挖学科本质,通过精研年度十大学术热点等等,将学术成果融入为教学实践。
黄老师以《适应新高考的高三后期历史教学有效策略探讨》为题作专题讲座,他提出教学策略的三重突破:一是夯实基础,通过课前有声阅读、知识框架构建等方法,帮助学生理清历史演变的因果逻辑并明晰时代发展的阶段特征。二是突破概念,针对“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核心概念,采用“典型例证+规范表述”法,化抽象为具体,提升学生理解能力。三是明确主题,通过教材文本深度解构、高考真题命题溯源、学术前沿动态追踪三维联动,打造“通史框架基础专题”与“跨学科视域特色专题”双轮驱动的复习模式,既夯实历史发展脉络认知,又强化多元史料解读能力,实现专题复习的体系化建构与学术化提升的双重目标。
活动尾声,重庆一实历史教研组组长肖凤老师总结发言。她强调历史教学的两大使命:一为立德铸魂。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培育学生文化自信。二为思维赋能。通过“历史地图解析”“文明对比研讨”等特色教学,提升学生高阶思维。
肖老师指出,团队共进需要依托集体教研实现“一课三备”(独立初备、集体研备、个性复备等手段),打造“博古通今、守正创新”的教师队伍。青年教师更应“深耕学科本质,以研促教”,在理论与实践的双向奔赴中构筑教学新样态。同时,在研究中教学,在反思中成长,实现从“知识搬运工”到“素养架构师”的蝶变。
历史教学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重庆一实历史教研组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教-学-评”一体化改革,以核心素养为纲,以创新实践为径,为培养“有历史眼光、有家国担当、有全球视野”的时代新人蓄力前行!
(图文/欧英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