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庆教育 > 中小学 >

重庆第四十八中学校开展2025年“学雷锋”活动月系列活动

来源: | 作者: | 时间: 2025-03-26 | 责编: 常晓姣

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雷锋实践活动,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通过“学雷锋我行动”实践活动“晾晒”分享,展示学生在家庭、社区和校园传承雷锋精神的良好风采!近日,重庆第四十八中学校开展2025年“学雷锋”活动月系列活动。

2025年3月15日,初二2班王芯在歇马街道十字路口当小小“交警”,指挥行人车辆通过,虽然指挥不太熟练,但为“安全第一、人人有责”尽了一份力!

初二4班几位同学来到养老院,帮老人们整理房间,陪他们聊天,听他们讲过去的故事。看到老人们脸上洋溢着笑容,他们心里暖暖的。虽然时间短暂,但能让老人们开心,同学们觉得特别有意义。

高一1班部分同学一直很期待参加志愿者活动,也非常高兴能够参与环卫义工体验,希望为山城的清洁与美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不停的捡垃圾中,感受到了环卫工人的艰辛与不易,同时也感受到现在大家的环保意识已越来越强,体现出我们国家在环卫方面下了不少的功夫。作为青年学生的我们,更应增强环保意识并自觉行动。  

3月15日上午,我在七星岗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做志愿者,这使我收获良多。活动中,我引导老人挂号、看诊就医,关爱老人让我精神满足,体会到温暖他人、传递爱心,为社会贡献自己一份力量的成就感。

——高一八班甘汶鑫

周日上午我去参加了灯塔街社区的志愿者服务,为社区居民进行反诈骗宣传。在活动中,我给老年人一对一发放传单,普及关于反诈骗的现实例子和诈骗讨论,宣传防范诈骗的知识。诈骗行为无处不在,并不遥远,有时我们甚至会在不经意间成为受害者。我开始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也感受到了反诈工作者的辛苦与不易。

——高二2刘希桐

参与本次志愿者植树活动,我深切体会到"知行合一"的力量。当双手触及湿润的土壤,目睹根系编织成天然屏障时,这份实践教育远比课堂更震撼。相较于书本知识,亲身培土让我直观理解树木的生态价值:每株幼苗的根系网络能降低75%水土流失风险,叶片每平方米可吸收20克粉尘,日过滤36吨尘埃,宛如大地安装的天然净化器。这种将理论转化为行动的体验,不仅深化了生态认知,更让我们成为绿色家园的共建者。

——高二2彭锐曦、莫磊、印芯尘

潘奶奶是我们社区里的“百岁老人”,一百零四岁的她已经没有直系亲属了,非常的孤独。于是,我主动请缨,代表社区来看望奶奶。考虑到奶奶正常进食非常困难,便带了一箱牛奶。奶奶听力不好,我耐心地与她沟通,抚过她削瘦的手,为她修剪指甲、整理床铺和梳头发,过程中奶奶感动得热泪盈眶。她还与我分享了她年轻时的故事,讲得开心时,眼好像有星光,讲到悲伤时也会止不住泪水。后来为了不打扰老人家休息,不得不握手言别。愿奶奶健康长寿!

高二6班张芸毓同学参加了社区组织的“学雷锋”志愿活动,他主动帮助商户宣讲消防安全知识,耐心讲解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以及应急疏散的注意事项。他的细致讲解让商户们提高了安全意识,掌握了实用的消防技能。这一举动不仅体现了张芸毓的责任心,也为社区的平安建设贡献了力量,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雷锋精神。

重庆第四十八中学校于3月21日开展了“践行雷锋精神踏出青春足迹”主题远足活动。清晨,学校志愿者们带着分类好的垃圾袋和夹子前往远足目的地大磨滩。整个远足过程中,志愿者们将沿途杂草中的塑料瓶、零食袋等白色垃圾与午饭后同学们遗留下的垃圾仔细分类清理,成为远足队伍中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

学雷锋,我行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争做雷锋精神的实践者和弘扬者,在志愿服务中磨砺成长,用实际行动书写属于四十八中学子自己的“雷锋故事”。

(图文/重庆第四十八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