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庆教育 > 中小学 >

北碚区国家安全教育优质课竞赛(小学组)在北碚区状元小学举行

来源: | 作者: | 时间: 2025-03-26 | 责编: 常晓姣

近日,重庆市北碚区国家安全教育优质课竞赛(小学组)在重庆市北碚区状元小学拉开帷幕。来自全区各小学的骨干教师齐聚一堂,围绕国家安全主题展开教学竞技与研讨。此次活动紧扣“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培育时代新人”的核心目标,旨在通过优质课程示范引领,推动国家安全教育深度融入小学课堂,以春风化雨的方式在少年儿童心中厚植家国情怀、筑牢安全防线。

出席本次赛课的评委是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教研员汪晓珍,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教研员汪小蓉,重庆市兼善中学教师孔林,由状元小学语文教师黄梦雪主持。

此次赛课,经过集团初赛,有9所学校的选手脱颖而出,大家齐聚状元小学,共同开启安全知识与教学智慧交融的盛宴。

胡青青老师(北碚区两江春晖小学)以生动的网络安全警示视频引入课堂,带领学生识别网络风险,强调“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通过讲解《网络安全法》核心条款及举报电话12339等,引导学生树立法律意识,掌握防范技能。课堂上学生分组设计“反诈标语”与网络安全海报,将守护网络安全的语言准则转化为实际行动,深化了知识应用。  

陈欣老师(北碚区金兴小学)结合当下热点,通过真实入侵物种图集和视频展示,生动展现外来物种对生态安全的威胁。同时呼吁学生遵守生物安全法规,鼓励学生从源头防范物种入侵。教师组织学生小组展开情景演绎互动,让整个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更有利于学生树立守护国家生物安全的公民责任感。 

江铃老师(北碚区龙凤桥小学)从“网络世界很精彩”与“网络世界有规则”两个部分,以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形式,带领学生辩证地认识网络技术的“双刃剑”效应,既展现网络赋能生活的便捷与创新,又深入剖析网络隐患,将《网络安全法》条文转化为学生实践指南,在虚实交织的数字时代筑牢“指尖防线”,以少年之力守护国家安全的新疆域。

谭丹阳老师(北碚区实验小学)以《少年中国说》的激昂视频引入,铿锵有力的诵读点燃了学生的文化热情。通过“中华文化我骄傲”活动,谭老师化传统文化为片片“龙鳞”,引导学生梳理自己熟知的中华文化元素,学生们结合“非遗保护”“网络文化现象”等案例展开讨论,课堂俨然成了文化展示的百花园,实现了“树自信”与“守安全”的双重教学目标。

罗清艺老师(北碚区人民路小学)以《哪吒》中的高燃片段切入,引导学生挖掘电影中各种器物与人物中的文化内涵。“文化传承,守护有我”环节,学生分组制定非遗技艺传承、方言保护等守护计划,通过汇报碰撞创新思路,助力同学们领悟文化创新与守护的平衡之道。

魏恩情老师(北碚区梨园小学)巧妙融合真实案例与生活场景,以“小杰受骗”事件为切入点开展沉浸式教学通过“诈骗原因诊断”引导学生分析轻信陌生链接、泄露个人信息等风险,内容环环相扣。课堂中顺口溜创作的创意设计,将安全知识转化为朗朗上口的童谣,既符合小学生认知规律,又使网络安全要点入脑入心,生动诠释了网络安全教育寓教于乐的实施路径。

张文毅老师(北碚区状元小学)通过“识现象”“明危害”“守根脉”三大环节层层递进,借助视频导入、趣味问答、合作学习等形式,引导学生总结出“提高警惕、学会思辨、传承文化”等守护中华优秀文化的策略,为小学生筑牢了文化自信与国家安全的思想防线。 

杨杏老师(北碚区中山路小学)用生动的案例讲解、情景模拟和互动游戏,将抽象的网络风险转化为具象的“城堡守卫战”,趣味性与教育性兼备,激发学生责任感,引导学生认识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揭露网络诈骗、数据泄露等安全隐患。

陈博老师(北碚区陵江小学)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古诗词,带领学生走进粮食安全的世界。课堂以古诗词为引,通过展示“粟米”实物、观察种子结构、模拟种植体验等活动,让学生感悟粮食从播种到丰收的艰辛历程,并结合全球粮食危机案例,筑牢学生守护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意识。 

国家安全教育浸润少年心田,时代使命担当厚植家国情怀。重庆市北碚区2025年国家安全教育优质课竞赛(小学组)在春意盎然的状元小学圆满落幕,这场教育盛会,犹如三月细雨浸润课堂,将文化传承的根系、网络空间的清朗、粮安天下的担当和生物屏障的构筑,化作一粒粒守护的种子播撒进少年心田。

北碚区各所小学学校的育人工作正以这场思想与智慧的碰撞为起点,在基础教育领域持续深耕国家安全教育沃土,让家国情怀与安全意识的根系在少年心中深深扎牢,让守护的力量随着年轮生长,终成撑起民族复兴的栋梁之材。

(图文/北碚区状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