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强跨地区学校的合作交流,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3月19日,重庆市徐悲鸿中学校与酉阳桃花源中学举行了“教共体”签约仪式,进一步推动教育的融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
在桃花源中学成立之初,按照上级部门的统筹部署,徐悲鸿中学积极响应,选派骨干教师深入桃花源中学的教学一线,开展了全方位、深层次的对口帮扶工作。两校建立起常态化的管理共进、教师互派、学科共研机制,携手提升教学质量,帮扶成效显著。
“此次成立‘教共体’,两校再度‘牵手’合作,为续写教育协同发展新篇章提供了宝贵机遇。”桃花源中学副校长瞿文渊围绕学校特色、课堂改革、师资情况、办学成绩等方面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希望通过双方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教师培养等层面的交流互动,推动桃花源中学在教学提质、管理跃升上实现新突破,收获新成长。
徐悲鸿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陈容介绍了学校当前发展情况,称此次结对是“老友新成”,两校再度并肩携手,是源于深厚信任的双向奔赴,希望大家齐心协力、紧密合作,实现抱团发展,迈向高质量、内涵式的进阶之路。“在后期教育教学工作中,徐悲鸿中学将全方位支持桃花源中学的各项工作,进行常态化、多样化、有实效的教育帮扶,为共同的教育理想添砖加瓦。”
经过两校深入交流协商后,陈容校长与瞿文渊副校长共同签署了“教共体”协议,标志着双方将在校园文化、课程打造、教师教研、资源共享等领域开启深度协作。两校领导班子成员均表示将通力合作、主动探索,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争取形成一套有特色、可复制的共同体办学新模式,携手擘画教育发展新蓝图。
徐悲鸿中学党委书记黄先进指出,为保证两校合作高效、高质开展,双方必须达成三点共识:明确“双主体”,徐悲鸿中学与桃花源中学两个主体同时存在,并且“双轮”同向驱动;具备“双特色”,双方要有各自鲜明的办学特色,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性融合共生;打造“双优势”,双方要有各自清晰的优势定位。
黄书记表示,徐悲鸿中学将通过学生联动、教师共研、干部互派的路径,以徐中的校本课程实施、“四课一体”、卓越课堂、实验教学为抓手,推动两校发展共赢,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携手共创教育梦,结对合作谱新章。徐悲鸿中学与桃花源中学结成“教共体”,不是“1+1”的简单叠加,而是彼此资源、智慧与热情的交融碰撞,继而催生出教育创新的磅礴力量。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教共体”定能成为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强劲引擎,为更多的学子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广阔的成长舞台。
(图文/重庆市徐悲鸿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