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职初教师教学实践能力,搭建教学交流平台,重庆市沙坪坝区歌乐山小学于2025年3月起组织开展了职初教师“两课”展示活动。本次活动历时三周,聚焦“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创新”,11名新教师参与授课,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校长、教研组组长、学科教师参与听课,共同助力职初教师成长。
语文组尤开玲老师的“老师范读、学生跟读”博人眼球,情感朗读贯穿《祖父的院子》一课,引导学生沉浸式体验文本内涵;杨康老师在讲授《绿》时,通过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节奏与韵律,体会作者对“绿”的独特感悟;唐翠老师在《猫》的课堂上,注重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描写猫性格古怪的关键语句,品味作者的写作手法。
数学组赵韦老师执教的《倍数和因数整理复习》,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知识梳理清晰,知识网络构建完善,具有积极的课堂氛围,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杨雪瑾老师执教的《认识三角形》。本课教学内容安排逻辑清晰,从三角形的定义出发,通过实例、图形展示、动手操作等多种方式呈现三角形知识,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和直观性;韩雨欣老师执教的《面积》,教师充分利用了实物、模型、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通过一系列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比较、估算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英语课堂中,刘裕春老师通过“课堂游戏”调动学生积极性,融合听说读写多维训练,在快乐中学习;程玲玲老师在教学新知时由浅入深,循循善诱,引发学生思维;音乐老师瞿颖肢体语言丰富多样,注重引导教学,她执教的《我的家乡日喀则》课堂气氛热烈,孩子们情绪高涨,兴致勃勃;体育老师何勤执教的《饮水有益健康》以及贺光美执教的《足球内测运球》教师情绪饱满,激情十足;整个课堂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气氛活跃。
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大胆运用AI技术进行尝试,在教学过程中与课本人物开启穿越时空的对话。英语、音乐课通过微视频、虚拟仿真实验等资源拓展课堂深度。
校长、教研组从目标达成度、学生参与度、核心素养落实、学习工具使用、课堂生成处理、技术应用等等多个维度进行交流,为职初老师提供宝贵的意见。
本次”两课“活动既是职初教师教学能力的“练兵场”,也是教研团队共研共进的“助推器”。学校将继续通过“青蓝工程”“常态课考评”等机制,助力新教师站稳讲台、站好讲台。
(图文/杨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