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庆教育 > 中小学 >

高新区第二届信息科技中心组成立暨工作研讨会在重庆科学城石板小学校召开

来源: | 作者: | 时间: 2025-03-24 | 责编: 常晓姣

3月20日,重庆高新区第二届信息科技中心组成立暨工作研讨会在重庆科学城石板小学校召开并取得圆满成功。

学校薛正红书记介绍学校办学理念、发展近况及未来教室的建设和使用情况。

学校郑秋玲执教四年级信息科技教研课,中心组成员对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教师对“五学课堂”的具体落实表示了高度赞赏。

在工作研讨阶段,学科中心组的各位老师提出了自己的工作思路和工作建议。

随后吴主任在讲话中首先敦促学科中心组成员要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努力使学科发展与高新区发展相匹配。吴主任接着从七个方面给大家梳理了工作职责。

课程建设与教学指导,参与制定区域信息科技学科发展规划,推动课程标准的落实与创新;开发优质课程资源,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案例、活动方案及校本课程;定期开展教学视导,深入课堂听课评课,指导教师优化教学策略与课堂设计。  

教师培训与专业引领。组织区域教师教研活动,通过专题讲座、示范课、工作坊等形式分享教学经验。指导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提供教学技能、新技术应用等方面的个性化帮扶。每学期至少策划1-2次专题培训,内容涵盖新课标解读、人工智能教育、编程教学等前沿领域。  

课题研究与创新实践。带头申报并承担省、市、区级教育科研课题,聚焦学科教学难点与热点问题;探索新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与信息科技课堂的融合路径,形成可推广的实践经验;推动创客教育、项目式学习等创新教学模式的应用,促进学生计算思维与数字化素养发展。  

资源开发与应用示范。建设区域学科资源库,整合优质课件、微课、试题、案例等资源并定期更新;搭建线上共享平台(如学科网站、云盘),促进校际资源互通与协作;开发符合学科特色的评价工具,如学生数字作品评价标准、过程性学习档案模板等。  

教学评估与质量监控。参与区域教学质量监测工作,分析学业水平考试、学科竞赛等数据并提出改进建议;制定学科教学评价标准,指导教师科学实施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针对薄弱学校或班级开展专项调研,提供精准提升方案。  

区域协作与经验推广。加强校际联动,组织跨校联合教研、学生科技活动或竞赛;总结区域学科建设成果,通过论文、报告、公众号等渠道宣传优秀经验;代表区域参与市级及以上学术交流活动,学习先进理念并推动本土化实践。

学习提升与专业发展,主动学习前沿教育理论与技术知识,每学年完成至少40学时的专业研修;定期撰写教学反思、研究论文或案例,提升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积极考取与学科相关的专业认证(如人工智能教育师、创客导师等)

此次会议为高新区信息科技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强有力地推动了学科建设的进一步深化。

(图文/雷治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