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行为,了解需求,找准路径。为切实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推动教师队伍向专业化方向发展,3月10日,重庆市诚善中学校特邀请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浙江省优秀教师、浙江省班主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方东海老师开展线上专题讲座。方东海老师在教育领域成绩斐然,曾荣获浙江省班主任大赛一等奖,是《班主任》《新班主任》《班主任之友》《中小学班主任》等专业杂志的封面人物,并出版了《带班有方》等专著,在班主任工作方面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有着独到且深刻的见解。
本次培训主题为《从学生行为需要到问题解决的路径构建》。方老师凭借深厚的理论知识储备和大量的实践经验,为全体教师呈现了一场内容充实、极具价值的讲座。
洞察需求:借行为表现探寻成长需求。
方老师明确指出,学生的行为并非孤立存在,其背后通常潜藏着深层次的心理需求。教师必须具备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从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中敏锐洞察他们的成长需求。他结合诸多具体且生动的案例,深入剖析了学生常见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诸如寻求关注、逃避责任、渴望认可等情况。方老师着重强调,教师只有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细致观察学生的行为、深入思考学生行为背后的原因,才能真正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为后续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剖析需求:依需求动机构筑认知路径。
方老师认为,学生的行为动机是解决教育问题的核心与关键。教师要善于剖析学生行为背后的动机,并以此为依据,构建行之有效的问题解决路径。在讲座中,他分享了多个极具代表性的教育案例,引导教师从学生行为动机入手,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从而帮助学生实现自我认知的提升和行为的积极改变,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
整合需求:以成长问题重塑问题系统。
方老师着重强调,学生的成长是一个复杂且系统的工程,教师必须善于整合学生在不同方面的各种需求,从宏观和整体的角度把握学生的成长问题。他创新性地提出了“问题系统重构”的理念,引导教师将学生个体面临的问题放置于班级、家庭、社会等更为广阔的系统环境中进行综合考量与深入思考,进而探寻到更为高效、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为学生营造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良好成长环境。
此次培训活动成效显著,令参与的老师们深受启发。老师们纷纷表示,将把在培训中学到的知识与方法充分运用到日常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中,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关注学生行为,深入了解学生需求,精准设计教育路径,全力助力学生实现更好的成长与发展。据了解,学校后续将与专业教师培训机构展开深度合作,围绕新教材、命题技巧、信息素养、带班策略这四项关键能力,针对班主任教师、语文教师、数学教师以及中层干部等不同群体开展系列培训活动,旨在全面提升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学校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图文/重庆市诚善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