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庆教育 > 特别推荐 >

重庆巴川量子学校:量子女孩用热爱和坚持登顶重庆诗坛

来源: 中国网教育 | 作者: | 时间: 2025-02-24 | 责编: 常晓姣

在近日落幕的"赢在诗词"2024重庆青少年诗词大会上,重庆巴川量子学校载誉而归:六年级李乐宜同学摘得"诗王"桂冠,五年级黄熙芸荣获"季军",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两位同学还被重庆市诗词学会破格吸收为首批少年会员。

从“我想试试”的大赛初体验到坚定自己的热爱,从日积月累的坚持到赛场上的闪闪光芒……一场诗词盛宴,两位学子拔萃。佳绩背后的故事与成长,更值得了解与书写。


想从来自全市200余所学校的1.8万余名选手中脱颖而出,进入诗王争霸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先通过线上选拔的激烈角逐,晋级精英赛;还要与421位选手进行两天的紧张比拼,才能拿到“城市盛典”入场券;再通过城市盛典比赛的“争分夺秒”和“过关斩将”答题进行积分,才有机会晋级到诗王争霸赛。

这场诗词大赛从去年的11月一直持续到今年的2月。在2月9日举行的诗王争霸赛中,重庆巴川量子学校六年级学子李乐宜通过抢位战顺利进入最终的一站到底答题环节,经过激动人心的飞花令,最终获得了"诗王"称号。五年级黄熙芸同学也凭借优异的现场表现,荣获"季军"。

在这场诗词盛宴中,她们以扎实的诗词功底和从容自信的心态,展示了量子学子“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成长模样。她们对诗词的热爱与深厚积累,让这场诗词大赛熠熠生辉。

熟悉李乐宜的老师们,对于她获得"诗王"的荣誉,并不意外。从小诵读《声律启蒙》《三字经》,到上学后背诵《诗经》、乐府长诗、唐诗宋词,她的诗词积累从未间断。

自从去年10月正式报名参赛后,她每天坚持朗读、背诵诗词20分钟,不仅熟读课本上的诗词,还主动积累了大量课外内容。为了增强记忆力,她挑战了如《春江花月夜》《长恨歌》《琵琶行》等长篇古诗的背诵。在她看来,诗词积累贵在坚持,只能日积月累,没法临时抱佛脚。

对于李乐宜而言,"印象最深的是过关斩将环节,20秒内作答,答题越快得分越高"。她回忆道,"刚开始很紧张,但调整呼吸后,我告诉自己:比赛要一关一关地过、一分一分地拿。"正是这种稳扎稳打的态度,让她在最后的飞花令对决中脱颖而出,摘得桂冠。

比赛过程中,她最感谢的是老师和家长的大力支持。语文夏老师用积分的方式鼓励大家多背课内外诗词,"我和同学们下课后会争先恐后地去老师办公室背诗";回到家里,妈妈为她提供很多诗词书籍和视频学习资源,“还会抽背新学内容,帮我巩固记忆”。

对于五年级的黄熙芸来说,这是她第一次参与大型诗词类比赛。"最开始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但在父母的陪伴下,我选择了坚持。"她坦言,在诗王争霸赛曾因紧张而手滑答错题,"后来我放平心态,吃了一颗糖,下台后跟结交的朋友聊聊天,心情就好了。"

黄熙芸的备赛过程同样充满了挑战和收获。报名之后,她打印了诗文单,坚持每天背诗并打卡过关。在父母和语文黄老师的鼓励下,她逐渐放平了心态,专注于诗词本身的美。她说:"我喜欢古诗词,从小时候我喜欢看书,渐渐爱上了诗词,看到喜欢的诗句便勾画下来,通过背诵记忆。"

这次比赛不仅让黄熙芸收获了季军的荣誉,更让她收获了自信和友谊。"古诗词最吸引我的是意境,体现了作者美的感受,"她表示,"通过这次比赛,我更加坚定了对诗词的热爱。"

在重庆巴川量子学校,学校一直高度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通过"语文经典诵读"项目,构建贯穿式的古诗词积累体系;开设"悦读童年"校本特色课程,构建全科阅读课程体系;每年举办"读书节",通过诗词大会、经典诵读等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这样浓厚的文化氛围中,量子学子不仅积累了丰富的诗词知识,更培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在2023年“中华诗城杯”少年诗词大会,巴川量子曹心怡、覃子墨、陈卓尔、刘一鸣4位同学获得金奖,宋秉文等10位同学获银奖,穆杨恒等7位同学获铜奖。

量子学子不仅在各类诗词大赛大放异彩,更在沈石溪经典作品读书征文活动、冰心文学小作家征文比赛、“韶华杯”青少年美育系列征文活动、“我最喜爱的中华传统文化”征文活动等作文大赛中屡获殊荣。他们的名字也频频出现在《课堂内外》、《多彩校园》等杂志中。

以诗意的方式认识世界,表达自我,释放情感。在量子,以诗词为媒,以文化为魂,为孩子们的诗意喝彩,同时也期待着更多量子学子在诗词的海洋中遨游,在文化的长河中成长,在心中开出最美的诗意之花。

(图文/重庆巴川量子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