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转眼间高2025届同学们即将奔赴高中学习的终点。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与热爱,同时测评提升文学素养与审美能力,并借此检测同学的诗词储备。重庆十八中两江实验中学校高2025届语文组于近日举办了以“征战高三诗词助学扬清铸廉备战高考”为主题的诗词大赛。
活动筹备工作自启动以来,得到了年级组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方案与题库。同时,通过班级选拔、自愿报名等方式,广泛动员同学们参与。本次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各班选举五名同学代表进行台上的即时问答,同时每轮都会在班级中抽取一位班级同学代表回答问题,最终以班级总分高者为胜者,同时个人回答也会计分,以此角逐个人奖项,答对一题为班级和个人各加十分,答错不扣分。本届诗词大会分野为四个环节,依次是“激流对战”“连字成诗”“大浪淘沙”“花落谁家”。前两个环节过后将会淘汰团队累计得分最低的三个班级。“大浪淘沙”过后则只剩下两个班级进行最终的飞花令对决。
首先进入激流对战环节。这一环节的选择题目涵盖高考必背60篇中的诗词内容、作者、朝代等,各班级轮流做答,选手需在三十秒之内迅速回答出。同学们在此环节彰显出自己丰富的文学素养,答案信手拈来。各班级在此环节近乎满分,激烈角逐。
到了第二环节“连字成诗”,多宫格连字,每个格子内包含一个汉字,组成一句出自高考必背60篇的古诗文中的句子。同学们凭借丰富的语文知识积累,早已将课内诗文烂熟于心,轻松排除错误的选项,连字成诗。到了台下的观众附加题,同学们依旧轻松应对。但出于紧张,仍有选手遗憾出错,最终,此轮过后,三班、七班、八班的选手遗憾退场。
接下来是“大浪淘沙”环节。通过给出与诗词相关的线索,让参赛者猜测指定的诗词、诗句、诗人、词牌名或诗词中的意象等,每道题共四个线索。每出一个线索,就可抢答。同学们使劲浑身解数,“手杖”“洞庭湖”等谜底一应而出。此时场上积分为四班最高,一班和五班的积分打平,谁能进入决赛便取决下台下的观众背诵题。最终,一班的优秀同学克服困难,出口成章,将《贺新郎》一字不差的背诵出来,一班借此挺进决赛。
最后决赛的两支队伍将飞花令对决,每队轮流背诵含有指定字的诗句,不得重复。“风”字一出,同学们便展现出自己丰富的文学积累,无论是课内的“一一风荷举”“北风卷地白草折”,还是课外的“细雨斜风作晓寒”,都一一倾泻而出。在比赛僵持之际,两队选手同时选择换题到“动物”。换题后同学们依旧不减风采,“寒蝉凄切”“白蛇断处真成快”……最终,一番激战之下,来自一班的何浩铭、熊君含、李宁、周夕沅、陈诗怡选手险胜四班的王永杰、王瑜涵、黄宏琳、刘荟岩、徐一博选手,夺得头筹。
激烈的比拼过后,最终评选出了本次诗词大会的特等奖和个人奖。荣誉属于每一位参赛选手与班集体。这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同时也为2025届同学的高考打下信心。
年级诗词大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是对学生们诗词学习成果的一次检验,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次有力弘扬。未来,学校将继续举办类似活动,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与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机会,共同推动校园文化的繁荣发展。共同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文/重庆十八中两江实验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