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庆教育 > 中小学 >

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科学城中学举行科创文化节

来源: 中国网教育 | 作者: | 时间: 2024-12-25 | 责编: 曾瑞鑫

近日,在川外科中举行的川外科创文化节携手校内研学,如丝如缕交织美好,教师们精心策划的课程,为孩子们构筑起一座联通理论殿堂与实践疆域的桥梁,激发了同学们的智慧火花。求知之旅上,他们风采卓绝。

本次数学手抄报活动聚焦“错题分析”,同学们精心挑选错题,深入分析错误原因,并以手抄报形式呈现。手抄报内容丰富,涵盖了概念混淆、计算失误等多种错误类型。每一份作品都配以清晰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答案,不仅帮助作者本人巩固知识,也为其他同学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在活动中,同学们充分发挥创意,将错题分析与精美插图、生动文字相结合,使得手抄报既具有观赏性,又兼具实用性。通过交流与分享,同学们不仅加深了对错题的理解,还从彼此的作品中学到了新的解题方法和思路,实现了共同进步。

此次活动不仅提升了同学们的数学学习兴趣,还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错题分析,同学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薄弱环节,为今后的学习指明了方向。

本次物理组校内研学活动由布志威老师主持,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物理实验,激发了学生们对物理学的浓厚兴趣。此次研学活动不仅让学生们学到了物理知识,还激发了他们对物理学的浓厚兴趣。通过亲身体验和互动交流,学生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物理原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空气炮:活动以空气炮拉开序幕,学生们现场反应积极,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到了空气炮的威力。布老师还邀请了场下的同学和老师进行体验,增强了互动性和趣味性。静电章鱼:通过橡胶棒和塑料章鱼与毛皮摩擦后,学生们看到了“章鱼”在空中起舞的奇妙景象,对静电现象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飞舞的气球:张玉琴老师介绍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并通过吹风机将气球吹起来在空中翻转的实验,让学生们深刻体会到了物理原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马德堡半球实验:师生们以拔河的形式尝试拉开马德堡半球,体验了大气压强的巨大力量。飞碟杯比拼:学生们以班为单位积极参与到飞碟杯的比拼中,既锻炼了团队协作能力,又增强了学习物理的兴趣。

本次地理学科校园越野赛旨在提升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提高他们对“生活化地理”的学习兴趣。学生们在地理组老师的带领下,按照既定组别和打卡顺序,前往各打卡地点完成对应的任务。

地理知识我最行:学生结合地理常识和课堂所学,快速通关,展现了扎实的地理知识基础。地图碎片大冒险:学生通过完成中国拼图,了解了我国的大好河山,增强了地理意识。

吹球过河大挑战:学生比拼将球快速吹向终点,既锻炼了肺活量,又增加了游戏体验。

经纬坐标寻城记:学生通过经纬网快速定位城市,提高了地理实践力。齐心协力摆造型:学生合作摆出抽取的造型图片打卡,形成了团队协作才能共赢的理念。

经过2小时的激烈角逐,所有小组顺利完成打卡点任务。此次越野赛不仅提升了学生们的地理知识应用能力,还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和身体素质。最终评选出一等奖4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0名,并为其颁发了奖状。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而分子、原子模型是理解微观世界的重要工具。初三年级学生利用周末对化学分子、原子模型、化学反应的模型进行创作。

共收到62份参赛作品,经过初2025届4位化学老师的认真评选,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0人、二等奖20人、三等奖20人。通过“分子、原子模型制作大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对抽象的分子、原子结构以及化学反应的本质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也是一种艺术创造,让学生感受化学与艺术的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为营造浓郁的科技节氛围,激发学生创新设计热情,提供个性风采的展示平台,信息科技教研组开展以“AI筑梦.智慧科外”为主题的科创海报设计活动。

在海报的设计过程中,学生们“绘”玩“慧”创,以独特的视角描绘出本次科创艺体文化节的活动主题,以妙笔为科创逐梦,用创意为艺术增色,将生活元素与科技艺术有机结合,呈现出一幅幅主题鲜明、色彩丰富、创意十足的科创海报。海报犹如绽放的鲜花和跳动的火焰,用无限的创意展示着学子们的精神风貌和艺术才华,让校园充满艺术活力。

此次科创海报设计活动不仅让学生们体会到了科创海报设计的独特魅力,还让他们感受到了未来科技发展的广阔前景。通过参与活动,学生们更加坚定了为建设科技强国而不懈努力的决心和信念。

川外科创文化节与校内研学活动巧妙交织,让学生既能遨游于知识的瀚海,汲取理论的精髓,亦能脚踏实地,于实践中磨砺智慧,探索未知。此番融合,犹如春风化雨,悄然间催生了学生创新思维的萌芽,并滋养其茁壮成长,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蒂花开,让大家共同绘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绚丽篇章。

(图文/川外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