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庆教育 > 中小学 >

渝北区空港小学第十九届“空港杯”优质课大赛语文学科赛课速记

来源: 中国网教育 | 作者: | 时间: 2024-12-02 | 责编: 曾瑞鑫

重庆市渝北区空港实验小学校于2024年10月9日至2024年11月28日,成功开展了第十九届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初赛活动。

本次初赛分教龄5年以内组、教龄6-15年组、教龄16-25年组、教龄25年以上组共4个组进行初赛。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专业成长已成为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次赛课不仅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一次促进教师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重要契机。此次参赛的教师都进行了精心准备,力求让课堂精炼高效,突出了课堂的实效性,注重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让语文要素得到落实。

敖雨倩老师这节课以争做葡萄沟的“推荐官”为主任务,以此设立了三个活动,在活动中以文本为依托,结合语境,依据字理对字词析形索义,因义记形,将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写字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听说读写融汇其中。课堂中依据字理对字词析形索义,引导学生理解“一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等词,体会文章用词的准确和优美。学习“收”“城”等字时,从本源上理解字词本义,举一反三理解其引申义及文中义,这样的教学使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潜移默化地受到汉字的熏陶,产生对祖国语言文字及文化的热爱之情,从而树立文化自信。

叶丹老师所上内容为《aieiui》的第一课时,教学重点在于通过观察口型和感受唇部开合的方式引导学发准音,初步掌握复韵母的读法;通过儿歌朗读,掌握复韵母标调的方法。课堂上老师开展多形式练读,读准复韵母的四个声调,拼准带有复韵母的两拼音节。最后联系生活实际,识记复韵母构成的词语,积累词汇量,教师提问有层次有针对性,充分考虑了不同学生之间的认知差异,善于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答案,使学生有获得感。

陈渝老师在教学《aoouiu》的过程中,通过创设学生熟知的动画片《海底小纵队》闯关情境——“第一关:我会读;第二关:我会标调;第三关:我会拼;第四关:我会写。”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立足拼音教学的“读、标调、拼读、写”这几个关键步骤教学,同时利用了课中操等活动,教学衔接较流畅。让学生会读ao ou iu三个复韵母,能够做到读准音、认清形,而且能正确书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学有所获。

王诗淇执教的《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整个过程完整流畅,一气呵成。在教学设计中,以“读”为主线贯串整个课堂,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想象、读中积累,让一幅幅美丽富饶的图画呈现在孩子们的眼前。通过看图仿写练习,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用文字表达对西沙群岛的理解和情感。整个流程既注重语文技能的培养,也强调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让学生在享受学习的同时,对祖国的壮丽河山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热爱。

袁倩老师在《精卫填海》的教学中,深入浅出地引领学生在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群中感知文体。以“读”贯穿整个课堂,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想象、读中积累,“读”出文言韵味,感受神话魅力。课堂中,从“读好文”“解文意”“讲故事”三个环节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教学。通过“文本细读”,通过字词教学、正确朗读、文白转换等,学生夯实了文言文学习的基础,层层渐进地助力学生感知神话故事鲜明的人物形象。最后学生能够借助关键词、结合注释和插图,把整个故事连起来说。孩子们能够抓住神话故事的“神奇之处”,扣住起因、经过、结果把《精卫填海》讲清楚。

曾亚老师在执教《金色的鱼钩》时,首先创设情境,通过“整体感知”“聚焦对话和心理”“讲解故事”三个任务活动,带领同学们与小说中的人物来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致敬伟大的革命先烈!曾老师通过精心策划的预学单和导学单,巧妙地引导学生逐步深入课文,深刻品味老班长的人物形象,整个教学过程行云流水,充满了感染力。

《松鼠》这篇课文要求了解松鼠的特点,提炼分条梳理信息,并记录。周永红老师教学时设计了两个活动:“整体感知,理清脉络;细读课文,分段梳理”。在活动中,以问题引导,以读文为主,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组内交流合作,找出松鼠特点的相关信息,并用自己喜欢的表格或者思维导图的形式把关键信息进行分条记录。让学生了解了作者是怎样抓住事物的鲜明特点来进行具体说明的,从而学习到了写作的方法。

蓝春英老师的《鸟的天堂》一课课堂教学紧扣文本,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体会“鸟的天堂”的静态美与动态美。在分析大榕树段落时,通过层层深入的问题设计,让学生自主探究,找出描写榕树形态、颜色、大小等方面的词句,有效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借助多媒体展示鸟的天堂的图片与视频,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鸟儿的欢腾,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与感染力,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整堂课以读促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情感、领悟意境。最后,用松树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运用动静态描写来写出景物的特点,读写结合,积极语用。 

在刘渝老师执教的4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读后交流课)上,老师带着4年级8班的“神话故事小研究员”们回顾阅读《中国古代神话》和《世界经典神话与传说故事》的过程,体验阅读的快乐。引导各小组讨论、交流各种阅读记录,如:阅读小报、阅读记录卡、读后感等,各小组代表分别上台分享各自的阅读记录,让孩子们感受阅读成果的多样性。孩子们还通过猜人物、演故事、讲感受等多样展示,体验了课外阅读的成就感。最后,刘老师引导各小组孩子交流了阅读经验和方法,为今后的课外阅读提供了经验支持。

整堂课充满了设计感,教师用一个个准确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孩子们进行阅读交流,利用“神话故事研究展示墙”将4年级8班的小研究员们的阅读成果逐一展示,并为“神话故事优秀研究员”颁了奖,让孩子们在丰富的活动中摆脱课外阅读的枯燥,让课外阅读更有味道和深度。

张久燕老师执教的《雾在哪里》充分体现了年段特点,从开课中“雾”字的结构认识引出一串“雨字头”的字,到"藏"字的读音再到"岸"的字理识记及组词理解,随文识字与集中识字巧妙结合,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轻松识字,规范、愉快书写,同时,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雾的淘气和课文的韵律美,理解雾如何“藏起”世界。在让孩子们结合图片仿写“有一天,我把——藏起来,无论是——还是——都看不见了!”的训练中积极语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周琪老师《月光曲》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谈话导入、初读课文学习字词、把握课文内容、默读课文解决问题、聚焦人物对话等步骤,深入理解了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背景和过程。通过分析人物对话和环境描写,让学生感受音乐与情感的交融,体会文中描绘的月光下的美好景象。从而感受到了贝多芬的同情心、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以及清幽环境对创作的启发,感受了人物间的情感交流,从而领悟了《月光曲》的创作灵感。

《大自然的声音》这课,周世敏老师通过播放大自然声音引入课题,引导学生初读课文学习字词,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接着,通过分析风、水、动物三个方面,深入探讨大自然美妙的声音。重点学习了风的声音,通过自学提示、交流圈画语句、联系生活经验等方法,感受风声的美妙,并指导朗读和背诵。最后,紧扣语文要素,鼓励学生摘抄生动词语,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并留心生活,记录想法。

在胡伶俐老师《小小的船》教学中,首先通过谜语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兴趣。接着,检查对生字词的预习,并教给孩子“字谜、做动作”等识字方法。然后引导孩子读文,感受语言的节奏和韵律。胡老师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小小的船”的比喻意义。同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象,说“的”字短语,在轻松愉快中解决了课后习题,也注重了学生语感培养和想象力发展。

在《太阳》的教学中,蔡瑶老师通过单元页引入,让学生理解说明文的目的在于“说明白”和“说准确”。接着,聚焦课文,通过教师领学,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来准确描述太阳的特点,如太阳的大。然后,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说明方法,介绍太阳的热和远。最后,通过评价展示和生生互评,强化学生对说明方法的掌握和应用。此教学流程有效融合了语文要素,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深刻理解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小练笔环节更是搭建了让学生从实用性阅读走向实用性写作的桥梁,为单元习作奠基。

在《夜宿山寺》的教学中,王秀娟老师首先通过看图猜古诗激发兴趣,引入课题。接着,用字源识字、查字典等方法识记和理解生字“宿”和“危”,授之以渔。然后,让学生通过自读、抽读、师生合作读等多种形式朗读,体会诗歌的节奏和意境,让在读中学生理解诗中描绘的山寺夜景。最后,通过对“高百尺”“摘星辰”的理解体会李白诗歌神奇的想象。

本次空港杯初赛,见证了教师们以讲台为舞台,以粉笔为道具,将知识的芬芳洒满每一个角落。他们用激情点燃了学生的思维火花,用智慧引领着学生的成长之路。教师紧扣教学目标设计层次分明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不断践行着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学效果突出。“讲台竞芬芳,师生共成长”,随着赛课的结束,学校相信,每一位参与者都将带着满满的收获和深刻的感悟,加强新课标理念的解读,在单元整体设计上狠下功夫,继续在教育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与学生共同成长,共同书写教育的新篇章。

(图文/渝北区空港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