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阳初先生于1890年10月26日出生于四川省巴中市,作为中国平民教育的先驱,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重庆市北碚区晏阳初中学以先生之名命名,一直秉承着先生的教育思想,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良好的成长环境。为纪念晏阳初先生诞辰134周年,重庆市北碚区晏阳初中学积极筹备并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
各班积极开展以“弘扬晏阳初精神、做新时代好少年”为主题的班会。通过观看晏阳初先生视频和学习《晏阳初精神伴我成长》《晏阳初的故事》校本课程,同学们深入了解了晏阳初先生生平事迹,以及为平民教育和乡村教育所做出的卓越贡献,为生活在北碚、学习在晏阳初先生创建的乡村学校感到自豪,激发了他们努力学习、辛勤劳动、积极锻炼、团结协作以实现提升晏阳初先生一生所倡导的“四力”:“知识力、生产力、强健力,团结力”。
在班会中,老师们引导学生们思考如何在新时代践行晏阳初精神,同学们纷纷发言,表达了自己的感悟和决心。一位同学说道:“我们要像晏阳初先生一样,关心他人,用自己的知识和力量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晏阳初先生的精神内涵包括平民教育、乡村改造、尊重劳动、注重实践等,我们要把这些精神融入到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
从本学期第三周升旗仪式开始,学校便开启了“阳初精神启新程”国旗下讲晏阳初老先生的故事,分为“阳初筑梦、晏启民智、阳初风范、晏辉华夏”等篇章,故事宣讲为传承晏阳初精神拉开了序幕。师生们在庄严的国旗下,聆听着晏阳初先生的故事,感受着他的伟大情怀和奉献精神,共同立下誓言,要将晏阳初精神融入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提升自我素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了让晏阳初精神更加深入人心,各班精心设计以“黑板报绘风采,阳初精神入人心”为主题的黑板报。一幅幅精美的图画、一段段感人的文字,生动地展现了晏阳初先生的风采、精神和教育思想,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师生们共同参与黑板报的制作,在这个过程中,大家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晏阳初精神的内涵。老师们表示,通过这次活动,不仅让学生们学到了知识,也让自己对教育事业有了更深的认识。晏阳初先生致力于为平民谋福祉,他的精神激励着我们要关注乡村学生,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学校组织师生到晏阳初纪念馆(故居)参观,由教导处姚秀英主任担任解说。在纪念馆,师生们仿佛穿越时空,与晏阳初先生对话,深刻体会到他的高尚品德和坚定信念。这次参观活动,让同学们更加坚定了传承晏阳初精神、担当时代使命的决心。一位老师感慨地说:“晏阳初先生的精神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宝贵财富,我们要以他为榜样,用心去教育每一个学生。晏阳初先生的平民教育理念和乡村改造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我们要在教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纪念晏阳初诞辰134周年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在师生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师生们感慨万千,大家纷纷表示,要将晏阳初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努力,为建设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奋斗。晏阳初精神犹如一盏明灯,照亮大家前行的道路,为乡村教育振兴找到发展方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九年级学生曾锦鹏表示:“通过这次活动,我真正认识到了晏阳初先生的伟大。他的奉献精神和对教育的执着让我深受触动,我会努力学习,将来也像他一样为社会做出贡献。”
姚秀英老师表示:“这次活动不仅让学生们受到了教育,也让我们老师对教育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晏阳初精神将激励我们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为培养更多有责任感、有担当的新时代少年而努力。”
李飞校长表示:在晏阳初诞辰134周年之际,作为晏阳初中学校长,深感使命在肩。晏阳初先生曾言:“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他的“四大教育”思想,为教育之路指明方向。学校将传承先生精神,以教育为舟,载学子驶向未来,让先生的智慧在校园绽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