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不负耕耘者,潜心科研再起航。开展课题研究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更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为增强课题研究的实效性,提升课题的研究质量,及时总结和提炼研究成果,重庆科学城石板小学校开展了校级小课题结题论证会。
课题组负责人邱方敏副校长和向仙仙老师汇报四年级语文优化作业设计的实践的研究意义。语文作业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创意实施的路径,包括精选作业、项目化作业、数字化作业等。以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详细阐述作业设计的思路及方法。
课题组成员刘艳和杨朝利老师汇报如何提升三年级学生钢笔书写能力。通过指导学生学习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练习基本的钢笔字笔画和字形,培养学生的书写习惯和意志品格,从而提高学生的钢笔书写能力。还列举了一系列的案例以及纠正学生错误书写姿势的策略和方法。
课题组成员曾红宇和罗颜老师则探索数字赋能下情境创学的实践研究。他们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愉悦情境,问题情境,背景情境,让学生乐于参与、积极思考、融入不同的时空,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数学课题组成员袁斌老师和谭长勇老师则针对学校学生目前主动学习意识薄弱、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不强的现状,展开“培养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通过学生课前探究的自主学习问题、积极开展围绕核心问题的小组合作交流、深入组织开展小组合作成果的学习汇报、及时开展课堂反馈与总结等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实施问题引学教学策略的班级在数学成绩、学习兴趣、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等方面都有显著提升。
科学组小课题成员介绍小学课后服务科学社团活动课程的开发。为了应对科学社团活动课程存在内容不够丰富、教学方法单一、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他们根据课程目标,设计丰富有趣的课程内容,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培养专业的师资队伍和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等策略。通过一系列具体案例分析小学课后服务科学社团活动课程的开发与运用。
美术组小课题成员介绍小学美术社团活动的内容、教学设计和具体实施情况。他们提到美术社团活动对提高学生美术素养和创造力的重要作用,并给出了一些教学设计和活动方案。同时,还展示了学生社团活动创作的作品和相关照片。
课题组成员杨丹丹和郑秋玲老师汇报数字赋能下智慧体育教学中体质健康测试的实践研究。通过使用数字教学工具、引入数字化设备和技术、分析学生体质健康数据、让学生参与测试过程等方式,提升体育教学的信息化水平,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健康管理能力。课题组成员还提出推动智慧平台与体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建议。
音乐组小课题成员汇报提高学困生学习口风琴兴趣的实践研究。她们分析学困生学习口风琴兴趣缺乏的原因,包括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为了转化学困生的学习口风琴兴趣,提出了一些措施,通过这些措施的综合运用,激发学困生对口风琴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习效果和自信心。
专家组成员们在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和课题组成员进行了互动交流,并针对各个课题做出了精彩点评。最后,一致同意结题,同时也对课题提出了可操作的改进意见。
汇报结束后,邱方敏副校长对老师们的课题研究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指导性的建议和希望。她充分肯定大家对课题的研究精神,能够着眼于从知识本位到聚焦核心素养,落实培养目标本质化能力范畴的探索,但在资料的整理上相对弱化,需要不断改进和规范。最后希望大家能够以课题结题为契机,从问题应对到思路创新,从理论提升到指导实践,继续深化质量,做专家型的教师。
季节不等人,春日胜黄金。课题的结题汇报不是课题研究的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在今后的教学科研道路上,大家将以研促教,砥砺前行,将研究成果广泛运用到课堂中。
(文图/刘培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