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为切实推进新智慧教育“五学课堂”实践,提升课堂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能力,重庆科学城巴福中学校搭黄葛台、展五学课,学校综合组的老师们,开门献课、共研互学。
李佳老师执教《促进民族大团结》。整节课,李佳老师将“问题引学”贯穿始终,通过学情分析找准起点问题,通过教材解读设计核心问题,通过活动开展突出关键问题,通过教学指导提出辅助问题,通过教学评价反馈目标问题。
汪泽惠老师执教《二氧化碳的性质》。汪老师用真实事件“狗死洞的秘密”引入新课,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再让学生分小组自己亲自动手实验,根据现象得出相应的结论。并在老师的引导下,把这些结论归类到相应的化学知识点上。特别是在“矿泉水瓶变瘪”的原因分析上,层层设问,层层引导,训练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在教学中,汪老师还利用高新区智慧教育平台开展“数字助学”,利用对学生探究活动的及时反馈和课后小练实践了“评价优学”。
曹斌老师执教《磁现象 磁场》。曹老师在教学设计上,重点关注了“情境创学”和“活动互学”两个要素。用指南针的制作和飞鸽导航的真实情境,联通知识与生活,激活学生思维,推进学习进程。围绕指南针设计了初探磁现象、描述磁场,认识地磁场三个环节,以丰富的课堂活动开展进阶式学习,联通实践和经验。
黄冬雪老师执教《罗斯福新政》。黄老师在教学设计上,目标、方法、重点清晰,条理清楚,其中思维引导非常明显。从课前影视资料的展示到小组活动的设计,难易交替,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教学形式丰富,特别是数字平台的使用,避免了学生感觉到课程的枯燥。
课堂展示结束后,综合组四位老师围绕“情境创学”、“问题引学”、“活动互学”、“数字助学”、“评价优学”五个方面,对自己的课堂实践进行了反思,并对组内其他老师的课堂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通过共研互学,大家一致认同,在五学课堂理念的指引下,老师应能够有效地教授知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达成预期学习目标。一节好课应具有精准的目标、清晰的内容、真实的情景、适切的方法、丰富的活动、充分的实践、通畅的反馈、个性的成长。
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综合组的老师们,在新智慧教育“五学课堂”的指引下,追光而遇,沐光而行。
(图文/重庆科学城巴福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