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8-21日,第六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以下简称“教博会”)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此次教博会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中国教育学会作为学术指导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相关单位和珠海市教育局共同承办。本届教博会以“汇聚·共享·创新——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教育优质均衡、教育治理现代化、新课程改革、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数字化、教育质量评价”6大领域,采取展览展示和会议论坛相结合的方式,开展100余场品牌活动、主题论坛和专题活动,开设近900场成果工作坊,布设5大展馆集中展示1800余项国内外优秀教育创新成果。
重庆市江津中学校历史课程创新基地主持研发的《高中“实证历史”课程与教学创新实践》、学校生物教师张秦参研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二十四节气”融入初中生物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该成果由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申报)、物理教师郑丹丹参研的《初中物理“电在我家”项目化学习实践探究》(该成果由江津区教师发展中心申报)共计三项教学成果参展。
学校研究团队向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同仁介绍了各自成果的研发历程、创新之处、应用效果等各方面情况:《高中“实证历史”课程与教学创新实践》紧扣“实证历史”教学主张,遵循“论从史出、史由证来”教学原则,创建了立德树人学科样本,构建了实证历史学习样式,实现了跨学科主题学习样态,滋养出以“实证历史”为标识的课程文化,厚植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二十四节气”融入初中生物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学科概念—科学实践—核心素养”的学科逻辑为明线,以“人—学科—价值”的育人逻辑为暗线,坚持“立足学科、根植文化、贴近生活”原则,依托二十四节气创设真实情境,实现学科核心素养、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有机整合,推动学科教学向学科育人转变。
《初中物理“电在我家”项目化学习实践探究》强调学生在真实情景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思维发展,面向不同学情学生,开展了基于项目化学习的课程教学实践,实践研究辐射了15余所中学,探索初中物理电磁学部分项目化学习的有效教学策略,形成了初中物理项目化学习的资源库,完善了项目化学习评价体系。
教博会是教育创新成果的汇集地、教师教育的大课堂,也是跨界思想交流和碰撞的加速器,聚焦教育前沿热点,共同见证中国教育创新的智慧和力量。江津中学研究团队通过展示项目成果、聆听专家论坛,学习借鉴全国各省市优秀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成果。未来,学校将紧紧把握“高品质、示范性、特色化”发展定位,汇聚更多教育智慧,增创更多教学成果,落地更多创新运用,促进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
(图文/黄童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