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方寸之地,展鸿鹄之志。为进一步营造校园文化气息,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熏陶教育作用,发挥好班级文化无形的教育力量,重庆市江北区雨花小学开展了“班级文化建设”评比活动。
评委组由校领导、全体行政、年级组长、美术老师、卫生老师组成,分别从班级文化内涵、黑板报设计、班级常规、环境卫生、整体布置五个方面进行评比。每个班级都以“花”为主题,以“花”为班名,以花饰室,以品育人,以文化人。各班努力挖掘“花”的内涵,班徽、班歌、班级口号、班主任寄语、班级制度、班级布置,都彰显了浓厚的“花”文化特色。28个班级,28朵“花”,繁花似锦,花开满园。
5.1班“腊梅”中队以“梅”的诗句串连起班级文化内涵的介绍,引导学生感悟梅的秉性,号召学生怀揣梦想,扬帆起航!各班围绕“花”文化,构思巧妙,充满了无限的创意和精彩,使得平凡的地方也变得有趣起来。教室手语舞、学生成长视频、手工装饰、夸夸墙、心事箱、各种墙贴、学生字画……色彩搭配和谐美观,区块功能巧妙适宜,角落设置充满创意,整体布局精致含韵;班级文化内涵介绍,师生合作,家长参与,形式多样。
6.2班苔花中队的班级文化建设积极践行环保、手工和创意,班上每一位孩子全员参与,通过裁剪、绘画、粘贴等方式,用自己的双手打造班级文化,尽情描绘这一方天地。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激励自信的“夸夸墙”、“夸夸箱”,装下对未来期许的“时光胶囊球”,让孩子们爱上写作的班级周刊《苔花报》等一个个有温度、充满仪式感的专栏,成功地展示着“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的班级风貌。
6.4班蒲公英中队,围绕“以书为翼,让梦飞翔”的主题,指导孩子们将废弃的泡沫网套化作飞翔的蒲公英,既装点了教室,又象征着虽不起眼,但却有着大用处的蒲公英精神,给教室增添了无限生趣。
每一个富有创意的装扮,每一个别具一格的布置,都充满了多元素的人文气息。班级文化建设评比是雨花小学一以贯之的德育举措。每个班级从一年级入校开始,就以“花”为名进行建设,班级文化的形成具有延展性。
3.4班君子兰中队承接上期主题“春天,相信种子的力量”,本期围绕“秋天,分享秋实的喜悦”进行建设,创作了“秋天的故事”文化墙:秋天的节日,秋天的习俗,有关秋的飞花令,充满了浓浓的文化气息。一隅书香,润泽心灵。每一个班级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书的世界,精心布置,各种小巧精致的“图书角”、“图书借阅制度”、醒目的“读书口号”等标语,让阅读触手可及,让阅读更有秩序。把阅读融入日常生活中,营造浓厚的班级阅读氛围,让学生浸润在缕缕书香中,在这个小小的角落种下阅读的种子,涵养阅读的习惯,接受阅读的洗礼,爱上读书,相遇美好。
目之所及,皆有暖意。每一条标语,每一幅画作,每一项制度,每一盆绿植,都是老师用心设计,家长全情参与,学生积极动手的完美呈现。每一寸空间,每一个安排,每一句讲解,都洋溢着浓浓的班级温情。
方寸之间有乾坤,细微之处见情怀。班级制度的建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年龄特点,深受学生的喜爱。5.2班小葵花中队,学生凭借表现兑换积分,再凭借积分兑换葵花籽、阳光、雨露和肥料,可以不断晋级,最终成为一朵完整的“向日葵”。
班级文化的打造既是家校协同的桥梁,更是孩子成长的见证,既美化了教室,又凝聚了力量,更温暖了人心。一墙一隅皆文化,一班一品润童心。文化是最柔软也是最坚硬的力量。优秀的班级文化,让每一间教室的每一面墙“说话”,是集体积极向上的动力,是文化滋养心灵的能力,是个性争相迸发的魄力。班级文化建设评比,是雨花小学德育“以礼立人”中“环境说‘礼’”的重要举措,是学校“雨润”教育的重要路径,是“雨润童年,花开满园”办学愿景的充分体现!孩子们的智慧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生辉,老师们的情怀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彰显,这是无声浸润的课程,更是根植于心的文化基因。
(图文/冯显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