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暑气将回,雨过风清的春夏之交,重庆市两江中学校(西政附中)学生来到西南政法大学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传承示范基地,在基地工作人员的讲解、引导、和演示中穿越时光,走进文化传承之旅,沐浴古今法理智慧。
在社团活动时间,重庆市两江中学校叠韵文学社社员在团委及社团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参加西南政法大学·两江中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主题活动。同学们雀跃而期待,走进向往的大学学府,穿过草青树荣初夏校园,来到绿树掩映的西南政法大学图书馆一楼——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传承示范基地。
进入基地主体展馆,工作人员首先带领同学们参观 “世界法制史上独树一帜的中华法系”主题图文展陈区。志愿者以娓娓讲述带同学们了解中华法系经历了夏商西周的礼刑时代、春秋战国秦朝的法·律时代、汉唐明清的礼法时代、清末西法东渐以来的法治时代这样一个发展历程。讲解持续了20分钟,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积极参与互动,在志愿者姐姐的循循善诱下,同学们通过细看图片、揣测字形,感受法的严威,领会在历史过程中发展中中华民族在法治路上不懈探索,也深切体会到中国法治文明拥有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和深厚底蕴。
然后同学们自由参观了“良法善治:在党的领导下建设法治中国”主题图文展陈区和“让党放心,不负人民:迈好德法兼修每一步”主题图文展陈区,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法治建设历程,感受党领导下继往开来建设法治中国的伟大成就以及我们党坚持自我革命的优良传统。
经过主题图文展陈区的参观,同学们如同走过了几千年的悠悠岁月,之后由电子影音展陈区的志愿者为同学们讲解了数理化知识在法律中的运用。从古代“五刑”“爵位五等”“九族”“唐律五百条”“九章律”;到“现代五刑”,民法中的财产权及其交换、结婚年龄、财产继承,经济法中的税收计算、利息计算等都离不开数字。“法”断纠纷,“数”立公正,数学的重要可见一斑。
“痕迹真的会被擦去吗”,同学们一致认为不会,当了解了“紫外线照射法”“静电吸附提取法”两种现代提取血迹的方法,同学们看到物理学在取证中不言而喻的价值。从“滴血认亲”和“银针取毒”的辨析中,认识到化学自古以来就在各种纠纷的破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志愿者精心设计主题和讲解内容,贴合中学生的学习内容,又想各种方法激趣,在听众心中掀起思考的狂澜。在这样的氛围下,同学们经历了一场跨学科的学习,看到书本中的物理概念或者化学方程式在现实生活中还原后的样子。这不仅是一次法律文化的熏陶,也是一次唤醒知识运用的实践之旅,与生活脱节的生硬的知识点经过这样一次活动,恢复了与生活的连接。
经历了一场文化之旅和刑侦知识科普后,同学们收到了基地工作人员贴心准备的小礼物冰淇淋,一边品尝一边参观实物展示与文创区。现场活字印刷的古典法理箴言,挑战了同学们的古文功底,“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在一番争先恐后的思维较量后,读懂的同学们得到了作为奖品赠送的书籍。活字作品也送给同学们留作纪念,收到的同学视为珍宝。其中有位同学情不自禁跟老师说:“我想考政法大学。”另一位担心错过自习时间的同学转念一想跟老师说:“今晚刚好是政治课的自习,我感觉我现在也是在学习。”
此次西南政法大学·两江中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主题活动,贴合了重视实践,鼓励跨学科学习等新课标“优化学校育人蓝图”“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时代新人”的要求。
(图文/重庆市两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