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庆教育 > 中小学 >

重庆市渝中区和成都市青羊区教研交流活动在重庆市第六十六中学举行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熊晓梅 | 时间: 2023-05-23 | 责编:

为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协同发展,近日,成都青羊区部分教师与重庆市渝中区七年级语文教师在重庆市第六十六中学校开展了一次联合教研活动。

双城落妙子,下好“一盘棋”。5月17日,“重庆市渝中区和成都市青羊区教研交流活动”初一语文教研在重庆市第六十六中学校举行。活动围绕“大单元设计研讨‘教什么’择定——以七下第一单元为例”展开,渝中区初中语文教研员李永红老师带领渝中区七年级全体老师进行研讨,成都市青羊区教研员钟亮老师及青羊区部分骨干教师到场观摩并参与讨论。

活动分为集团校分享、课题展示、微讲座和专家点评四个环节。在集团校分享环节,复旦中学廖杰老师和57中黄方老师向大家分享了各自学校在“教什么”实践中的经验;鼓楼中学张亭老师、29中吴茂景老师分享了文献阅读中,别人“教了什么”的研究。

七下第一单元究竟应该“教什么”?66中青年教师朱春燕老师的课堂展示和教研员李永红的微讲座围绕这一焦点,对基于教材编写意图、单元文本特质的单元学习任务群教学,进行了直观展示和学理阐释。

七下第一单元的核心教学内容是“学习精读”,对于“精读”的语文核心知识,教材明确界定为“要在通览全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把握关键语句或段落,字斟句酌,揣摩品味其含义和表达的妙处。还要结合人物生平及其所处时代,透过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围绕“精读·杰出人物”这个单元主题,在“教什么”上,李永红老师详细介绍了其工作室团队以《邓稼先》为例,系统建构阅读《邓稼先》的精读策略课程:第一课时《通览:评价·形象》,第二课时《品读:品格·思路》,第三课时《研读:细节·关联》。李老师的微讲座,为大家系统呈现了“精读《邓稼先》”系列课程的情境任务、支架活动和学习策略。

同时,李老师对朱春燕老师的课堂展示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朱老师的展示课直观地印证了大单元设计的概念统领、核心知识牵引、情境任务驱动,言语实践活动推动学习建构的大单元设计和教学理念。

成都市青羊区教科所吴强所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点评。吴所长对渝中区初中语文教研的专注与专业、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成果的系统建构等方面给予了极高评价,并勉励老师们更深入地对教学内容进行研讨和设计,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本次活动中,渝中全区七年级老师们积极研讨,青羊区的老师认真观摩,圆满完成了两个地区的教育对话。校策划严密、执行严谨,活动形式多样、彰显实效,给青羊区专家和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两地教育人在互学互鉴中共研教学策略,在合作交流中实现了共同成长。

(图文/熊晓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