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庆教育 > 特别推荐 >

渝北区“5·18国际博物馆日”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在渝北实验中学举行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张涛 周柯余 | 时间: 2023-05-17 | 责编:

5月16日,小河锣鼓、赵氏武术、川剧、华蓥高腔等非遗节目在渝北实验中学非遗展演舞台精彩上演。在“5·18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以“讲好文化遗产故事,展现实中历史风采”为主题的2023年渝北区“5·18国际博物馆日”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在重庆市渝北实验中学校举行。渝北实验中学校全体师生和渝北区部分中小学代表2000余人参加活动。此外,渝北实验中学校史馆也同期开馆。渝北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委主任毛志亮主持活动。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博物馆是启迪民智的窗口、传播知识的殿堂、爱国教育的阵地、文化交流的桥梁。”渝北实验中学党委书记、校长陈后林在致辞中表示,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传承文化遗产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愿当继承者,学生就是传承人!非遗文化传承已成为渝北实验中学特色发展和学生个性成长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国家级非遗文化传承项目“掐丝珐琅彩沙画”在渝北实验中学落地生根近十年,其学生作品已成为学校对外交流的媒介,远赴英美泰等国。学校认真践行“尊重生命价值·涵养生命能量”的生命教育理念,构建起科学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打造“既有先进教育思想,又有卓越办学成就的优质初中典范”,培养“既有优质生命素养,又有绿色应试能力的双优学生”。

渝北区文化旅游委党委书记、主任吴云斌在致辞中表示,渝北区统筹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全区中小学校积极行动,开展了“戏曲进校园”“流动博物馆”“非遗课堂”等多种形式文化遗产传承教育活动,在广大青少年心中播下传统文化的种子。深入挖掘特色遗产资源,用心阐释渝北文化,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多角度生动展示地域特色文化;构建多方联动合作机制,用情讲好渝北故事,全区已建成1个公共博物馆主馆,4个分馆,多个镇村乡情陈列馆,形成“1+4+N”博物馆展馆体系;精心打造遗产教育品牌,用行传承中华文脉,全区馆校共建,共建学校达到11所。系列措施的实施,推进了优秀传统文化更好传承发展。

随后,渝北实验中学与重庆巴渝民俗博物馆举行共建签约仪式,双方共建重庆巴渝民俗博物馆渝北实验中学分馆。以推动文物活化利用,推进文明交流互鉴,促成社会教育资源与学校教育拓展顺利实现双向奔赴。

渝北区政协副主席艾道淳在讲话中指出,渝北区以“文化强区”建设为目标,不断加大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力度,不断增强优质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文化引领力、凝聚力、影响力不断提升。此次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既是培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感知力、传播力的创新实践,也是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生动之举。他希望渝北实验中学要充分发挥博物馆分馆、校史馆作用,厚植立德树人沃土,不断探索创新素质教育新模式、新样板,努力培育一批“知家乡、爱故土、传文化”的青年学生。

随后,与会领导现场共同启动“2023年渝北区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渝北区非遗展演、流动博物馆进校园和“感知非遗·传承文化”互动体验等活动也同步开展。

活动现场,渝北剪纸、谭氏面塑、棕编手工艺、“莳花在野”传统插花、传统纺织技艺和传统拓印技艺等非遗项目传承人现场为学生展示并教授传统技艺。在重庆巴渝民俗博物馆流动博物馆展区,《巴蜀七十二行雕塑展》、《多彩非遗、绚丽渝北——渝北区代表性非遗项目展》、《匠心——巴渝古床艺术图片展》《重庆巴渝民俗博物馆、碧津美术馆馆藏精品美术作品联展》等4个巡展引广大师生驻足欣赏。

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博物馆和文化遗产更加深入地走进学校,让青少年更近距离贴近文化遗产,感知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图文/张涛 周柯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