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来徐徐暖,桃李花开融融春。为了落实新课程标准精神,推进学科全息育人视野下的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研究与实践,构建五育融合学科育人新范式,提升课堂育人质量,重庆市北碚区蔡家小学校于4月13日举行了第五届“和谐杯”赛课活动。本次活动涵盖了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科学6个学科,共9名老师参赛。
胡容老师执教的《要下雨了》是一节随文识字课。在识字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送小白兔回家,关注轻声、后鼻音;结合图片和生活情境理解词语意思;通过分角色朗读指导读好对话;引导学生贴图完成板书,初步学习借助插图和文字提取信息,读懂课文内容。整节课脉络清晰,设计巧妙。
张芸梦老师执教的《亡羊补牢》由“看图猜故事”激发学习兴趣,引出“寓言”故事的学习。在识字板块,借助图片或字理,加深了学生对“叼”“亡”“牢”等字义的理解。借助表格梳理养羊人丢羊的原因、反应以及结果。通过链接课文《寒号鸟》和视频《战国策》进行对比阅读,加深学生对“亡羊补牢”的理解,从中明白“寓言”所包含的道理。张老师的课堂关注学科阅读,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陈芳老师执教的《囊萤夜读》一课,教学目标明确,板块清晰。根据文言文的特点,课堂中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基础上,读好停顿。通过圈画关键信息、借助注释和插图、关联现代文等方法读懂意思。最后借助漫画“讲故事”,进一步感受人物品质。
李春芳老师执教《大象的耳朵》一课,通过创设动物王国举行特殊长相颁奖大会的情境,请学生为大象颁奖,在情境中识字,交流识字方法,培养写字习惯。通过分角色朗读、师生合作读等形式,引导学生关注语气词和标点符号读好问句。整堂课寓教于乐,富有童趣。
赵菲老师执教的《有余数的除法》,让学生在操作中积累活动经验,感悟余数的产生过程;在对比观察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眼光,发现余数的特征;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性阅读;在《余数的由来》绘本阅读中,感悟古人智慧,感悟生活处处有数学。
黄娇老师的英语课《Uint4 At the farm》是一节语音课,通过创设情境自然呈现包含or字母组合的目标单词,通过拆音、拼音、对比分类等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or在单词里的两种不同发音,引导学生探究并总结出or的发音规则。在拓展活动中,坚持音、词、句、篇层层递进的原则引入绘本阅读,指导学生运用自然拼读法完成语篇阅读,从而让学生逐步形成“听音能写,见词会读”的能力。
龚南庆老师执教《感受我们的呼吸》一课,通过两个探索环节,不仅让同学们了解了各个呼吸器官及其作用,还让同学们知道了呼吸时不同部位的变化其实是和膈肌这个部位息息相关。最后以不同节奏的呼吸结尾,为本节课留下深深的悬念。
覃梦君老师执教的美术课《猜猜我是谁》通过创设“面具舞会”表演的大情景,阅读面具的介绍,了解面具的特点及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制作面具的过程中,采用展示古今面具的图片,师生互动探讨撕、贴、拼的方法,进一步让学生感受面具造型夸张、色彩鲜艳、装饰丰富等特点。最后,开展 “走秀”活动感受面具带来的乐趣。整堂课教学目标清晰明确,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刘译蔓老师执教的《音阶歌》带领学生随乐做柯尔文手势律动进教室,让学生利用身体语言记住音符,通过白雪公主的好朋友小矮人这形象而生动的比喻熟悉音高,以上楼梯和下楼梯的生活常识知道上行音阶和下行音阶,通过挥拍听赏、学唱、分组演唱、捉迷藏演唱、音阶排排队、音符萝卜蹲等多种形式熟悉歌曲的演唱。最后,欣赏英文原版的音乐故事《do re mi》,介绍《音乐之声》和《世界上最美的儿童歌曲绘本》让学生进一步感受音乐的魅力,爱上音乐。
以赛促教展风采,共同磨砺助成长。本次赛课共评出一等奖4名,二等奖5名。回顾此次活动,参赛教师精心准备、认真设计,各教研组一起反复磨课,不断改进,促进了新课程标准理念的落实,深化了课堂教学改革,一批批青年教师在浓厚的教研氛围中快速成长起来。
(图文/北碚区蔡家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