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北区空港实验小学校于2023年3月29,成功开展了第十七届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决赛活动。2022年秋现场说课和复赛选出的10名选手参加了本次“空港杯”决赛,掀起了落实新课标理念,培养核心素养,岗位练兵,教学技能提升的热潮。各参赛教师准备充分,效果明显,经过评委们的认真评比,获一等奖的教师有谭凤娟、田小琴、沈雨锦、靳燕、谭超;获得二等奖的教师有唐琼、张久燕、王益会、胡佳、张欣。
教师们都能从核心素养目标出发,从儿童视角,相信儿童、尊重儿童、依靠儿童,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都能从单元整体目标,单元主题,进行单元篇目教学整合,课内外学习篇目整合,学科融合,整合实施教学;都能应到学生经历自主学习、质疑思考、探究解决、实践运用等学习过程,较好地落实了新课标理念。本次空港杯呈现出“素养导向,儿童立场,整合实施”的特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理念呈现出“确立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设计体现结构化特征的课程内容、实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探索激励学习和改进教学的评价、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融合”五大变化,数学教师在各自的课堂上均有充分体现。
唐琼老师执教《圆明园的毁灭》时,通过回顾单元导读,抓单元训练重点,抓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领悟课文的表达特点。继而在“金碧辉煌”“一片灰烬”两组词语的比较中展开,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读中悟,读中想,读中交流表达,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田小琴老师执教的《蜘蛛开店》,从儿童视角,读题质疑,运用做动作、归类、联系生活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认识本课生字,做动作理解“罩”及相关词语,归类识字“顾、顶、颈、额、颊、领”,理解与头有关,做动作理解意思,十分生动、有趣、高效。教师充分让学,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开店?开了几次?分别买什么?”,指导学生自读自悟,边读边思考,交流、展示、互评,发展儿童的语言理解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语言学习能力,充分体现了儿童立场、素养导向、系统思维、整合实施的新课标理念。
沈雨锦老师执教的《找规律》,从直观表象入手,运用观察、画、圈、说等方式找相同,建构“一组”的直观模型,进而通过圈画、手势、语言表达建构“重复排列”的规律,并及时迁移运用,拓展为3个4个为一组重复排列的模型,丰富数学活动经验,形成立体的认知结构,及时联系生活,体会实践运用,建模用模过程扎实、生动、深刻。
王益会老师执教的正比例,从语文学科词语共同点体会入手,引导学生理解“相关联的量”,在时间与路程、数量与总价两组相关联的量的探究中,层层引导,体会变化规律,理解“比值不变”是本质属性,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归纳、总结、建构、运用的学习过程,充分体现了儿童立场,整合学习,归纳判断正比例的“三看”法,指向儿童智力发展区,并及时拓展到常见的面积、周长、数量关系的判断中,及时用新视角审视旧知识,体现知识的阶段性与一致性,形成立体的认知结构,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谭超老师执教的《用字母表示数》,贴近儿童知识经验,以旧引新,采取情境教学法,通过信封里的师生粉笔支数、数青蛙等情境的表示,理解字母可以表示未知数,数量关系,运算结果,并通过自学简便表示方法,及时练习巩固,通过猜年龄综合运用理解表达方法变了,数量关系不变,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谭凤娟老师执教的《母鸡》第二课时,从“一向讨厌”“不敢再讨厌”的回顾中,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边读边思考,圈画相关段落、词句,单元语文要素:体会作家是如何对动物的情感的。通过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具体描写,感受母爱的无私与伟大,一咏三叹,层层推进,理解为什么“不敢讨厌”。其联系上下文,比较单元篇目《猫》《母鸡》在情感表达、语言特色、详略三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比较,突出单元训练重点,抓具体事例写具体;最后作者老舍的《我的母亲》,与《母鸡》的情感共同性对比中升华情感,大放异彩。
胡佳老师执教的英语课《Unit 3 Part A Let’s learn》,以儿童为主体,采取情景教学,识记单词,在“Look at that .It’s !”的句型中实现“音形意用”整体学习法,发展英语语言文字能力。教师采用“长劲鹿吃树叶、帮小动物挑衣服、小动物照镜子、听指令做动作”等丰富多彩的游戏操练单词,采取创编一个对话等方式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表达能力。
靳燕老师执教的《巧推棋子》,通过学生推棋子的活动中,引导学生质疑,猜想“是什么使它停下来”初步认识摩擦力;老师进而总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有大小”“与运动方向相反”等结论,猜想摩擦力大小与什么有关?利用握力计测试学生与地面的摩擦力,展示不同学生的鞋底和它与地面产生的“摩擦力”数值,引导猜想学生接触面光滑程度和摩擦力的关系;进而通过猜想,设计控制条件,进行实验验证,归纳得出结论;及时通过微课《假如生活中没有摩擦力》让学生体会摩擦力在生活中的运用与价值;充分经历有结构的探究性学习,生本教学、结构化学习、探究性学习体现好。
张欣老师执教的《雪花带来冬天的梦》的唱歌课教学,充分体现了素养导向的特点,教师首先注重学生听、唱、演的能力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素养,跟注重学生专注地听等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师示范准确、讲解细致,课堂结构层次分明,环环落实,在多次的变式操练中听唱歌曲,表演歌曲,目标达成度高。
张久燕老师执教的《学弈》,从自学单元导语,回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导入课文,提炼古文学习方法。进而释题质疑,学弈是什么意思?谁向谁学习?是怎样学习的?学习的结果怎样?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抓住重点,理解感悟关键词句的含义,对比理解两人的学习状态与结果,理解做事情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的道理,了解语言文化。整个教学以读为本,层层引读,质疑问难,读中悟,课内外结合,较好地体现了以生为本、素养导向、整合实施的课标理念。
(文图/文世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