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庆教育 > 中小学 >

沙坪坝区覃家岗小学语文教研组开展线上研讨活动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邹文轩 | 时间: 2022-12-12 | 责编:

为了进一步提升线上课堂教学水平,近日,重庆市沙坪坝区覃家岗小学语文组结合沙区“学本”课堂、当下热点软件工具、精品课程资源开展了线上课堂研讨活动,沙坪坝区教师进修学院教研员董晓宇老师进行了线上指导。活动之后,语文教导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把董老师的建议进行了梳理、概括,形成了“覃家岗小学线上语文课堂‘结构化’策略”,并用二下《寒号鸟》一课为例进行了设计。

为了将专家的建议传达每位老师,同时也为了给老师们做个样,打个板,12月9日,重庆市沙坪坝区覃家岗小学语文组召开了“线上课堂‘结构化’策略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由教导处刘畅主任主持,全体语文老师共同参与,李月如副校长全程参与指导。

活动分为四个部分:网课策略整体分析、基础知识板块示范、阅读分析板块示范、总结。

首先,刘主任对网课策略进行整体分析,策略分为了三个部分:基础知识课“微格化”;阅读分析课“大问题化”;课堂训练“数学化”。

她指出,基础知识课“微格化”,是将现有的基础知识板块教学进行调整,把基础知识课结构化起来,通过通过录视频,加上课后作业单这样的形式来完成。阅读分析课“大问题化”,指在阅读分析课中,为了让学习目标更精准,课堂更聚焦,可以用一个大问题统领课堂,相关的几个子问题串联课堂。用大问题推进,结合导学单,让学生有一个比较集中的整块性的活动,从而避免在重点课时中,因出现过多琐碎小问题而影响学习效果的情况。课堂训练“数学化”,指为了让课堂上的训练目标更落实,要像数学课一样,在练习前有相对应的训练和范例,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帮扶下精准“击中目标”。

以二年级的《寒号鸟》这篇课文为例,几位老师分享了她们研讨、打磨、定稿的过程,针对“结构化”的线上教学做了示范。贝承璐老师和王晨瑶老师展示了如何进行基础知识板块的教学,包括认读生字词、识辨多音字、识记字形、扩词、识辨近(反)义词、朗读课文六个环节,还给老师们列出了每个环节的使用建议,并配上相应的作业单,用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接下来就是阅读分析板块。寓言故事要解决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读懂寓言?寓言故事就是小故事,大道理,借助道理指导自己的生活。相应的子问题就是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从这个小故事当中,大家能得出一个什么大道理?联系生活,受到什么启发?一个问题辅助一个导学单,让学生完成一个支架任务。

夏琳老师设计的是第一个子问题:《寒号鸟》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样小故事?为了训练二年级学生的概括能力,夏老师在每一个自然段给学生搭建了句式支架,结合“导说小助手”整合自学环节中重复的内容,让学生的表达更流畅。

徐旭老师交流了第二个子问题“读完《寒号鸟》,你懂得了什么大道理?”,徐老师设计了关于道理如何引出的支架:寒号鸟它是因为什么,所以最后就被冻死了?喜鹊又是因为什么,所以到后面安稳地过了冬?比较起来,又能得出什么结论?让学生们通过对比,从小故事中明白大道理。

易晶老师交流的是第三个子问题:联系生活,受到什么启发?将语文学科从“学”到“用”的过程做了充分展示。关联周围人的生活,提供两个生活情境,看看这当中谁有点寒号鸟的影子,然后再关联自己的生活,有没有寒号鸟这样的情况?或者大家自己的生活中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最后易老师还设计了“寒号鸟逆袭集”,目的是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持续观察学生对本课学到的道理进行追踪,真正将学习延续到生活中。

最后,李校长对本次线上教研活动做了总结。她强调,在开展线上教学时,要多关注线上课程设计的优化,坚持“五育并举”,落实“双减”政策,注重在线教学的监督、管理和评价,努力为学生提供有计划、有质量、有温度的线上课程和活动。

通过本次的教研活动,让大家更明确:探究结构化教学,构建高效课堂,无论线上线下,在课堂上始终都要聚焦学生的学习困难去提炼问题、设计活动,问题要问在学生的心坎上,活动要设计在学生认知与思维的障碍点上,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刀刃上,这样才能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图文/邹文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