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庆教育 > 中小学 >

重庆市江北中学:非遗文化进江中校园 剪纸艺术入线上课堂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重庆市江北中学 | 时间: 2022-12-12 | 责编:

为积极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加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植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丰富线上课余生活。近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剪纸艺术讲座”走进重庆市江北中学线上课堂,江中学子通过学校视频号、腾讯课堂和钉钉会议同步动手实践,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

本次活动邀请到了来自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县的剪纸非遗传人,被评为中国十大“神剪”的杜焕焕女士担任主讲。全校4000余名师生及部分家长通过在线方式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由教导处主任王照标主持。

讲座伊始,杜老师通过一首富有当地特色陕北民歌来激发大家对剪纸艺术的兴趣,带领大家进入剪纸艺术的世界。随后,杜老师从介绍剪纸的用途、工具,欣赏剪纸的类型等方面进行介绍,让师生们初步了解剪纸艺术。通过杜老师的讲解,让大家知道,剪纸从技法上分类有单剪与折剪,从内容上分类有花草、动物和人物等。杜老师还给同学们展示了她“蒙眼法”盲剪“囍”字的过程,让同学们惊叹不已,感受到杜老师精湛、高超的技艺。

在剪纸艺术作品赏析阶段,杜老师展示了自己新近的很多剪纸作品,例如年俗剪纸、民俗剪纸、喜花、单色剪纸、套色剪纸等作品,大家都被杜老师的一幅幅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艺术作品深深的吸引。杜老师说到:“民间剪纸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艺术源于生活,美化生活。为了便于大家更好的理解剪纸艺术,杜老师在让大家欣赏作品的同时,还给大家讲解剪纸艺术的取材、技法与作品寓意,教会大家学会欣赏剪纸艺术作品的寓意和内涵。

为了进一步提升同学们克服困难的毅力,激励同学们的学习激情,正确看待网课,积极面对疫情导致的困难,杜老师还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年少时代的杜老师虽然家庭贫困,但也阻挡不了她对艺术的热爱,无论面临多大困难都坚持学习美术,经常利用废纸练习画画,即使没有废纸也坚持用小木棒在地上练习画画,通过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最终成为了一名剪纸艺术家。她引导同学们珍惜青春年华,珍惜学习机会,做一个有梦和追梦的人,做一个快乐和幸福的人,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通过此次活动,丰富了同学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让大家在接触传统艺术文化的过程中得到滋养,进一步认识我国的优秀民间艺术——剪纸艺术,感受到剪纸艺术的魅力,增强了广大师生、家长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激发了大家的民族自豪感。

在未来的教育中,江北中学将继续践行生命美育的美育教育理念,进一步提升美育质量,丰富师生们的美育涵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落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师生更多地关注非遗、了解非遗、传承非遗。

本次分享的焕焕老师,是著名非遗文化剪纸艺术传人,成立了“杜焕剪纸艺术工作室”,长期从事民间艺术工作,曾被评为“全国十大神剪”,剪纸优秀指导教师等,她是陕西省农民画协会会员,安塞文艺家协会理事,安塞区第二小学剪纸授课老师,长江师范学院授课导师。

(图文/重庆市江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