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庆教育 > 中小学 >

重庆市蜀都中学:戴上党徽金,心有蜀都红,共护健康绿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重庆市蜀都中学 | 时间: 2022-11-24 | 责编:

“凭栏一片风云起,莫做山城袖手人。”当平凡之辈披上了铠甲,身如逆流;当党员教师切换了角色,只为神州。重庆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后,重庆市蜀都中学校有这样一群奋战抗疫的“孤勇者”、舍小家为大家的“逆行者”,他们冲锋在一线,履职在战位,诠释了党员教师在非常时期的责任与担当,为打赢全市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戴上“党徽金”,用心中的“蜀都红”,守护这座城市的“健康绿”。

袁昌斌,男,党员,重庆市蜀都中学校后勤职员。袁老师自从10号傍晚参与石马河街道明瑜社区的志愿者行动,至今未曾回家,从夜色渐浓到晨光破晓,他忙碌的身影穿梭于各居民楼,挨家挨户敲门提醒居民们做核酸。在明知有些社区是高风险区的情况下,袁老师没有退缩,他说:“就算再危险,我身为红色蜀都人,也要站好自己的岗,担起自己的责。”

徐德群,女,党员,重庆市蜀都中学校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同时也是一名高三政治老师。徐老师所居住的沙坪坝区香榭街花开香地小区疫情屡屡反扑,徐老师主动报名参加小区志愿者活动,每天在抗疫一线的“志愿者”与线上教学的“主播”之间无缝切换。穿上“大白袍”,她是一名志愿者,上午为小区居民们录入信息、搬送物资。脱下“大白袍”,她也是一名人民教师,下午准时进入线上课堂,为高三学子们带来知识的盛宴。徐老师说:“就算想方设法,我也要确保教学和志愿服务‘双线作战’两不误。”

夏征敏,女,党员,重庆市蜀都中学校英语老师。自线上教学启动以来,夏老师认真做好班级线上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停课不停教、离校不离岗”。在安排好班级事务后,夏老师下午便参与志愿服务,负责核酸登记以及分发抗原测定材料。“我做志愿者的底气和勇气来自两个方面,”夏老师说,“一方面是家人对我的支持,他们将家里两个孩子照看得无微不至,让我能毫无后顾之忧地去投入战斗,同时孩子也以志愿者妈妈为骄傲。另一方面是我所居住的半山华府小区有很多志愿者,他们的无私奉献让我感动。”

万亿,女,党员,重庆市蜀都中学校数学老师。本轮疫情以来,为打好打赢疫情歼灭战贡献力量,她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万老师在接到党员下沉任务后,第一时间向属地所在社区报道,在居家开展线上教学的同时还不忘积极参与邻里互助文明劝导服务工作,在社区急需用车时,主动无偿提供私家车辆参与民生应急服务保障。尤其是在得知社区急需寻找一批有爱心、有经验、有能力、有威望、有奉献精神的居民拟建立爱心陪护聊天队时,她迎难而上、主动作为,挨家挨户主动排查小区孕产妇、独居老人、未成年儿童、残障人士等重点人群,为小区内有需求的邻里及时提供关爱帮扶,截止目前已完成线上心理疏导和线下矛盾化解各1次。

夏小燕,女,党员,重庆市蜀都中学校英语老师。有一种伉俪,是并肩作战的抗疫夫妻档,夏老师与丈夫便是这样的一对夫妻档。这对党员夫妻最大的默契,便是小家与大家皆不误,携手报名翠海朗园小区的志愿者服务,并肩战斗在抗击疫情最前沿,给了小区居民双份的“安全感”。作为父母,他们为孩子树立了最好的榜样;作为人民教师,夏老师与丈夫用实际行动为学子们书写了敢于担当的教育之路。

张凤,女,党员,重庆市蜀都中学校语文老师。在疫情严重,小区大门封闭期间,每一次需要志愿者服务时,她都果断举手说:“我来吧!”张老师帮助居民拿生活物资,帮助特殊人群保障购药、住院、生活等需求。脱下白色“战袍”回归语文的线上课堂时,她对学生们说:“何谓志愿者,志在心中,愿在行动,愿每一位新青年都能如鲁迅笔下所写,尽自己的力发一份光。”

徐敏,女,党员,重庆市蜀都中学校体育老师。据悉,徐老师的孩子正在紧张冲刺的高三阶段,但徐老师听说所在小区正招募核酸扫码志愿者,她主动请缨参与抗“疫”,同医护、社区工作者一起化身“大白”,展现出一名“女汉子”的魄力。徐老师说:“我相信,我每天坚持为抗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能言传身教让我的孩子明白,他作为青年也有他该担起的责任与担当。”

这一群党员教师不啻微芒,造炬成阳,用实际行动担起了“红色蜀都人”的责任,践行了党员“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担当精神,为蜀都学子们播下了一颗颗担当的火种,点亮心怀家国向上向善的成长之路。

(图文/重庆市蜀都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