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庆教育 > 中小学 >

重庆巴川量子学校:同心战“疫”进行时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重庆巴川量子学校 | 时间: 2022-11-10 | 责编:

受疫情影响,重庆巴川量子学校全体量子er的学习与生活于11月7日晚发生临时改变:大部分的孩子从学校回到家中,小部分的孩子留在校园,学校开启了线上线下双线学习模式。

11月7日晚上6点接到疾控中心通知,到11月8日下午6时顺利结束第一天的网课,学校电话通知家长,组织学生有序离校,正式开启线上教学……在24小时内,实现孩子们从学校学习到居家学习的无缝衔接。这就是量子速度!

日升月落,昼夜相接,24小时漫长又短暂。以时间为线,记录疫情之下量子24小时的温暖与感动。有逆行的人,有动人的事……困难很多,但更多的力量和温暖一直在大家身边。

接到疾控部门相关通知,量子的管理团队第一时间集结,召开校长办公扩大会议。通报上级决定,同时启动学校应急防控预案,快速摸排校内师生信息;拟定信息告知家长,避免引发恐慌;按要求,即刻通知周边家长;布置线上教学工作,确保停课不停学;妥善安排留校生管理,做好心理疏导,做好家校沟通;布置核酸检测、校内消杀、校园安保等综合保障相关工作……

会后各学部、学生成长中心、教师发展中心、职能行政部门分别召开会议,层层传达并落实。自2020年春季复学返校后,“防疫”已成为校园常态化工作。面对疫情的“底线思维”,让大家更加从容;量子人超强的执行力,让行动更为迅速。

高中部通知走读生收拾课本和学习资料,做好网课准备。初中部、小学部和国精部安抚孩子情绪,通知住校生家长到校接回孩子。在老师的安排下,同学们整理好学习资料、收拾好行李,戴着口罩等待家长的到来家在外省,家长没有办法来接,怎么办?“到我家吧”,孩子们邀约同学到自己家做客。工作太忙,家长没有时间来接,怎么办?班主任为孩子叫了网约车,并拍下车牌发给家长。接孩子时,看到刚送走班上最后一个孩子的前班主任。于是,小学部的邓老师被上一届学生家长送回了家。

疫情虽难,但量子er的小小善意与守望相助,却让大家很暖。夜虽很深,但老师将孩子们一个个交到家长手中,看着他们坐上回家的车,才安心挥手告别。凌晨1:40,家长接走最后一位学生离校。待孩子全部到家,家长反馈确认后,老师们才放下心来。

送走离校的学生,协同生活老师安顿好留校的学生。这时已是崭新的一天,几小时后线上线下学习即将开启。高中部所有行政、初中部各年级组、学生中心及学校办公室,再次梳理所有工作事宜,落实后续相关工作。

陶老师笔下的爱人李老师是量子高二1班班主任李汉林老师。身为班主任,他选择了返回校园陪伴学生。没有任何通知,高中部所有班主任却都和李老师一样,于早上7点前全部集结在量子校园。他们入驻学生宿舍,和同学们一起度过接下来的学习时光。组织核酸,采集学生信息,安抚学生情绪……疫情当前,虽然没有家人的陪伴,但是老师们希望他们不缺席的陪伴与守候,能慰藉孩子们内心的焦灼与不安,让他们感受更多的爱与温暖。高中部的行政和班主任们走进沁芳楼,看望留校的孩子们,了解孩子们在寝室自习的情况。

让老师欣慰的是,疫情虽然有些“不按套路”,但留校的同学们一如往常的自律:按照日常作息早起,早餐后在寝室晨读、记单词、背书……

拍下认真学习的身影,将照片第一时间发到家长群里,记挂孩子的家长们纷纷为孩子们点赞。疫情带来了变化,也带给家长们看待孩子的新视角:原来孩子的自主管理能力,比想象的更棒发到家长群的,除了孩子们的照片,还有自习任务清单。高中九大学科预习内容与复习内容,都有详细安排和规划。原来,在大家还没想到的时候,老师们已经悄悄做好了准备。同一时刻,小学和中学的班主任们也迅速行动起来,确保同学们网课设备无虞。

六年级2班的魏梦辉老师感叹:“必须表白我们班的家长“,八点钟才发布信息,半小时内就已经全员确认完毕,实在是要为家长们点个大大的赞。家校合力,共育成长。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孩子是我们共同的牵挂,让每个孩子都能平安、幸福地学习,就是学校共同的期待。

老师们组织留校的同学展开核酸检测,现场井然有序。留校师生的检测不到1小时全部完成。同学们还在核酸检测,各学部已陆续组织了年级干部会、教师会、班主任会,学科组开启线上教研,集体备课。

上午11点,初中各年级召开线上班会课。线上学习需要做哪些准备,有哪些注意事项……老师们详细告知。七年级的老师们还精心准备了各学科的资料包,有电子课本、PPT、练习题等。老师们细心周全的准备,都是为了同学们线下转线上的学习更加流畅,应对更加从容。

上午12点是午餐时间,在校师生按照年级错时就餐。暖心的后勤为大家准备了丰盛的餐食和水果,老师和同学们在学校也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线上学习绝不是线下课堂的照搬,小学、初中、高中各学部都针对网课,设计了专门的课表。不但和平时一样包含了艺体课程、自主阅读时间,还为留出了核酸的时间段,方便居家的同学进行核酸检测。为保证线上教学的质量,高中部进行了严格的课堂管理:课前班干部协助清点线下人数,进行线上点名;班主任积极进行线上&线下的课堂巡查,关注同学们的学习状态;每个班级配备一名助教老师,协助班主任进行线上学生的管理;学科组统一规划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并提前备课,组长严格把关。

居家隔离,平时不方便携带的乐器与道具,线上教学反而更方便展示。李薇薇老师在一年级的语文课前,设置了才艺展示的环节。孩子们吹起了长笛、萨克斯,或是一展歌喉……既让课堂氛围不断升温,也给了同学们特殊的展示平台。

下午的最后一节课留给了体育。七年级组为同学们制定了一份详细的体育练习计划,从热身到上肢、下肢练习,再到核心练习、心肺练习,详细注明了每个动作的时间和组数,指导同学们科学锻炼。考虑到居家学习,活动的空间有限,小学部湛胜老师因地制宜地将体育课的内容调整为跳绳、健身操和广播操三大类,同时配合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等体测项目,在有限的条件下,尽量保证同学们的活动量,增强身体素质。

线上教学,对老师与学生都是不小的挑战。有了2020年的经验,这次的线上课堂老师们都融入了不同的创新与创意,国精部组织有序,家长反响良好,孩子们的适应能力与学习状态也超出预期。

初中部的作业答疑时间。顾丽琴老师在给九年级7班的同学们进行短文填空作业答疑。从题目本身,延展到解题思路、学法指导,顾老师的设问,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大家积极在评论区与老师互动。一天的学习生活即将进入尾声。高中部的李汉林老师设计了“化危机为机遇“的班会课,引导同学们换个角度看待居家隔离,将此视为一次弯道超车的机会。

疫情终究要过去,受到的影响也是短暂的,从这个特殊时日里的反思和顿悟中找到奋进的力量和学习动力。越过了这道坎,再遇到任何挫折,相信你的天空也会飘来几个字——“那都不是事儿”。

夜幕下,九年级组刚刚结束年级会议。各学部的老师们在会议中复盘第一天网课的效果。尽管大家对下午的网课学习给出了积极的评价,反馈课堂氛围很好、同学互动积极,老师们还是不断总结得失,研讨更有效的线上教学方法发。从线下到线上,从适应到提升,师生都在不断学习中蝶变……时轮井然,晨曦易夕,十二时辰,朝暮更替。这是疫情之下量子的点点滴滴,更是量子师者坚守的时时刻刻。疫情当前,学校将通过这些积极行动以身示范,为孩子们上重要一课: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理所当然。有的从来只是更多努力和坚持。

人生是一个不断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越是困难时刻,越要微笑昂扬。面对疫情的阴霾,大家用坚守与努力解决问题,克服困难,希望能抚慰疫情反复带来的不安与疲惫,唤起孩子们内心深处的力量,让他们更有勇气面对不确定的未来。希望疫情早日消散,期待在美丽的量子重聚。

                                                         (图文/重庆巴川量子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