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庆教育 > 特别推荐 >

努力构建国家形象对外传播话语体系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时间: 2021-08-17 | 责编: 卢玉勤

国家形象对外传播话语体系是国际社会了解和认识我国的重要渠道,是增强我国国际话语权、修复我国负面形象的重要路径。要努力构建国家形象对外传播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塑造积极正面中国形象。

国家形象对外传播话语体系是交际主体通过言语符号构建的概念系统,能充分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担当,能充分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优越性、科学性、完备性、有效性,能集中展现中国建设持久和平、协同合作、共同繁荣、开放包容世界的决心。

构建国家形象对外传播话语体系目的在于加强国际舆论引导,传播真相,粉碎谣言,突破西方既有的评价藩篱,让国际社会了解和认识真实的中国,消除偏见和误解,增强国际社会对我国的认同,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为国家和平发展谋取更为稳定、友好的国际舆论环境,为实现新的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障。

构建国家形象对外传播话语体系要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国家形象对外传播话语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指导、奠定思想基础、贡献精神力量。这是国家形象对外传播话语体系构建成败与否的关键。通过举旗帜为国家形象对外传播话语体系立心固魂,引领国家形象对外传播话语体系的构建,夯实国家形象对外传播话语体系的思维基础,搭建国家形象对外传播话语体系的理论架构,指明国家形象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建设的方向,增强国家形象对外传播话语体系的说服力、感召力、影响力及公信力。

构建国家形象对外传播话语体系要不断改革对外传播方式:从“他塑”为主转为“我塑”为主,主动摆出中国议题,积极提出中国议程。首先,在对外传播时,既要有中国主流媒体新闻报道这样的“硬内容”,也要有小说、短视频、动漫、电影、电视剧这样的“软内容”,要将“硬内容”和“软内容”有机统筹起来,实现“软硬兼施”。其次,国内媒体要积极主动塑造能充分展现我国优势和特色的国家形象。主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积极呈现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领域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集中展现中国物质成就、中华文化独特魅力以及中国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再者,在重大突发事件、重大国际关切和热点问题上,国内媒体要主动发声、快速发声、及时发声,第一时间传播事实、表达观点。坚决不做西方媒体的舆论搬运工和传话筒,面对西方涉华报道中的不实言论,必须旗帜鲜明地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立场和主张,主动回击并击碎这些不实言论,积极引导国际舆论,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与号召力,修复我国负面国际形象,塑造积极正面国际形象。

进入21世纪后,为了与世界接轨,我国开始大量引入西方话语,中国话语逐渐弱化。弃用中国话语相当于放弃了我们的舆论武器,非常不利于我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同时还容易掉入西方的话语逻辑陷阱之中。党的十八大以后,“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等理念相继提出,为我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构建国家形象对外传播话语体系要充分利用这些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积极宣介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思想、弘扬中国精神;构建国家形象对外传播话语体系要主动运用这些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积极开展国际舆论斗争,争夺更多的国际话语权。

构建国家形象对外传播话语体系不仅要考虑传播方式、传播平台和传播内容,还要充分考虑受众情况。要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着力打造符合受众表述方式、思维逻辑、价值理念的话语,尽可能提升受众对我国对外传播话语及其塑造的我国国家形象的接纳程度,增强我国国家形象对外传播的亲和力,实现更好的我国国家形象传播效果。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体外语人肩负着构建国家形象对外传播话语体系的光荣使命。外语人要以此为契机,努力提高自身政治素养、外语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创新能力,有意识地培育自己的批判意识、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新形势下,外语人既要干好本职的教学科研工作,还要铸牢使命担当意识,当好祖国的宣传队,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塑造积极正面中国形象。(尹铂淳)

(作者简介:尹铂淳,博士后,硕士生导师,长沙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工三支部书记、大学英语教研室主任。)